我國唯一不能修建關帝廟的地方,清朝一縣令不信邪,結果慘遭大難

2023-12-11     無風卻起念

原標題:我國唯一不能修建關帝廟的地方,清朝一縣令不信邪,結果慘遭大難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關羽的形象猶如一顆耀眼的明星,其忠義的形象深入人心。關羽不僅在民間被尊崇為「關公」,而且歷代皇帝也對其大加讚譽,把他奉為忠義的化身。

宋徽宗時期,關羽被四次褒封,到了清朝,累計十次追封,其威望可見一斑。尤其在清雍正三年(1725年),關羽被正式列入國家祭祀,與孔子並稱,其影響力遍及全球,世界各地均有修建關帝廟,關羽的故事更是傳之久遠。然而,在我國山西省,卻有一個小鎮對關羽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

這就是呂城鎮,千百年來,呂城鎮的老百姓都知道,在呂城鎮和周邊7公里範圍內,是絕對不能修建關帝廟、不能供奉關羽的。因為這裡有修建關帝廟,就會招來大禍大難。

18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在白馬坡一戰中,大將軍關羽親自策馬來到顏良身前,將顏良斬殺。顏良死後,他的家人以及後人便在呂城鎮附近居住至今。出於對先人的哀思,呂城鎮至今仍然供奉著顏良的廟宇。

在宋、元、明、清四朝,關羽的地位一度超過孔子,全國各地都紛紛建起了供奉關羽的關帝廟,但呂城卻始終堅持著不修建關帝廟、不傳唱關羽戲曲的傳統。

據說,這一傳統的起源與關羽與顏良的恩怨有關,以及顏良的後代對關羽的敵意。當地人認為,建關帝廟會冒犯到顏良,會招來天打雷劈的報應

直到200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間,當地來了一個不信邪的新任縣令。這個縣令打破了這一傳統,他不顧老百姓的勸告,硬是在鎮上建起了一座氣派的關帝廟。更過分的是,他還專門請來了戲班子,在關帝廟前演出讚頌關羽的戲曲《斬顏良》。

就在戲班演出沒多久,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颳起一陣狂風,接著一道巨雷直接劈向了新建的關帝廟,台上演員們還來不及躲避,就被砸中不幸遇難。

接下來的日子裡,呂距離顏良廟七公里範圍內的地區,居然接連發生瘟疫,不少人和牲畜命喪黃泉。自那以後,呂城再也沒人敢修建關帝廟。

此外,呂城的名字還與三國時期東吳的大將呂蒙有關,呂城鎮是丹陽四大古鎮之一,因三國時期東吳大將呂蒙在此地屯兵築城而得名。呂蒙是東吳攻滅關羽的最早倡議者,因此呂城鎮與關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據《三國志·關羽傳》記載,關羽北伐之前,他曾夢見一隻豬在咬自己的腳,並對兒子關平說「今年可能會遭遇厄運,回不到江陵了。」後來,關羽果然被呂蒙的部將殺害了。

此外,呂城鎮還有一個顏良家族,而顏良是關羽在白馬坡斬殺的名將。因此,顏良的後人也對關羽十分不滿。因此,呂城鎮不能修建關帝廟也就不足為奇了。

關羽的故事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占據重要位置,而呂城關於關羽的傳說,更是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對英雄的崇拜,還能感受到歷史的複雜性和地域文化的多樣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9fa22888ba016f76a4ea3154f20b7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