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娃解道數學題,「含淚」收下螳螂禮

2024-11-06   錢江晚報

杭州第七中學的陳宏老師,是一名90後數學老師,有著多年高中班主任經歷。前段時間,她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張照片,一隻玻璃瓶里,裝著一隻瘦長的螳螂。

「這是學生送給我的驚喜,『含淚』收下了。」陳老師經常帶高三畢業班,面對這群處於人生關鍵又特殊階段的孩子,她一直在摸索相處之道,「每屆學生畢業時,都會給我留一個小本子,之前是手寫的留言,現在會製作成紀念薄,每次看到這些都感覺自己很富有。」

一隻螳螂、一本冊子,其實都是陳老師與學生們雙向奔赴的見證。

很多家長有困惑,不知道該怎麼跟高中階段的孩子相處,不太容易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從像陳老師這樣有經驗的老師身上,或許能找到一些相處的技巧。

抓螳螂送鮮花,高中生的愛淳樸又走心

說起這隻螳螂,陳老師有些哭笑不得。

班上有個姓詹的男生,到了高三,男生開始經常找陳老師解惑數學問題。「有一次他終於解出來了一道他以前不會的數學題,為了表示感謝,就要送我一份禮物。」讓陳老師意想不到的是,男生遞給她的,是一隻透明玻璃瓶,裡面裝了一隻螳螂。

螳螂哪來的?學校里抓的。杭七中轉塘校區的生態很好,校園裡物種挺豐富。詹同學抓到螳螂後裝進了玻璃瓶,還跟陳老師再三強調:「它很可愛的,而且還勇猛,戰無不勝。」後來這隻螳螂被陳老師送給了女兒,「小朋友很喜歡,養了很長時間。」

收到這種「走心」禮物的老師不止陳老師一個。「班裡有個女生也抓了一隻,送給了另一位老師。」

在高中當老師,壓力和忙碌是常態,但這種幸福的瞬間也很多,孩子們表達喜歡和感謝的方式很淳樸。「經常會有同學來幫我整理書桌。」碰上過節和特殊時刻,陳老師還會收到特別的驚喜,有同學用礦泉水瓶剪出花瓶的造型,在上面插朵野花送給老師;還有同學給陳老師送來肉和芹菜,作為束脩禮(古代入學拜師時,學生送給老師的禮物)。

想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先接住他們的情緒

採訪過程中,陳老師分享了很多讓她觸動的瞬間,有的事情不大,但像涓涓細流一樣,沖淡了「班味」。

高中時期比較特殊,一方面要面對高考升學的壓力,另一方面也面臨著成長帶來的各種人際關係的相處。很多家長挺憂心,跟孩子講話時沒說幾句就容易吵架,孩子好像也不太願意跟自己溝通。漸漸地,親子關係越來越冷淡。

陳老師為什麼可以和孩子們相處得這麼好?她自己總結——在談辦法前,先接住他們的情緒。

「我們這些孩子,中考成績並不是在杭城前列,有時候不一定是他們學不好,只是缺乏自信或者找不對學習方法。」陳老師感嘆,越到高年級越能感受到高中生的焦慮。她表示,在學生緊張甚至焦慮的時候,大人要帶著他們一起去克服這種情緒,增加自信心,然後再引導他們按著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節奏來學習。

很多畢業生聊到陳老師時,都提到很喜歡她組織的班級活動。陳老師介紹道,自己在輔導之餘經常利用班會課組織開展「全班動員」的活動,真人五子棋、父親節製作手繪T恤、母親節製造口紅等等,一方面放鬆孩子身心,另一方面也是改善親子關係,「家庭氛圍好了,對學生的成長有積極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