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下降265萬至1200萬,2021年出生人口僅為1062萬創歷史新低。
相信大家經常在網上看到,為什麼90、00後的生育意願低了?為什麼人們生二胎三胎的意願低了?
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是經濟原因,但對於過來人,有一個更現實的難題需要解決。
國家衛健委發布會上工作人員介紹:國內調查顯示,嬰幼兒無人照料,是阻礙生育的首要因素。
調查發現,城市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對此方面的供給明顯不足。
相比於每個給三孩兒幾百元補助,生多個孩子有什麼福利,這次提出的觀點,似乎更被大家認可,紛紛感嘆:帶孩子的難題,終於有人理解了!
這一問題從如今老人帶娃的現狀就能看出,生了孩子就沒辦法上班,不上班就沒錢養娃,想賺錢養娃就帶不了孩子,陷入了死循環。
能夠請保姆的家庭畢竟是少數,夫妻僅靠一個人賺錢就夠花的家庭,占比也不是大部分。
部分女性為了保住工作,產假結束後就要回去上班。因此嬰幼兒無人照料,確實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糖媽有一位同學和丈夫是「青梅竹馬」,從小到大都非常熟悉對方,大學一畢業就結婚了。
兩個人婚後的感情一直不錯,卻遲遲沒要孩子,計劃32~33歲再生,這些年主要是工作和攢錢。
兩個人離開家鄉在外拼搏,日子漸有起色,但面對家裡人催生還是不為所動。最大的問題是,一旦生了孩子誰來帶。
家中老人身體不好而且捨不得離開老家,小兩口只能等丈夫事業穩定再攢一些錢,到時妻子再專心生娃、帶娃。
結婚生子仍是大部分人的選擇,只是相比於從前而言,不是生娃意願低,而是考慮的事情更多了。
不敢生娃不是某一個原因,而是可能面臨一系列連帶的情況,嬰幼兒無人照料這一點就包括很多方面。
越來越多的人注意養娃的「質量」,他們也不希望被阻礙,但困難就擺在眼前。
外人照料不放心,家人照料矛盾多
保姆再專業,也很少有人放心一整天都將孩子交給她,託管班一個人帶多個孩子感覺不靠譜。工作時提心弔膽總看監控,不想讓孩子受到一點委屈。
而且因為有孩子,可以選擇的工作有限,工資也比較低。上班之後要斷奶、要付工資或者托費,每個月工資所剩無幾。
家裡老人帶孩子,涉及到住在一起的問題,若是相處得好還可以,就怕矛盾不斷傷了感情,因此許多人糾結再三還是選擇自己帶。
帶過一個孩子,不敢重來一遍
親自帶過孩子的夫妻,要二胎意願低,已經不想追求兒女雙全了,因為他們深知帶大一個孩子多麼不容易。
外人覺得,老大上幼兒園、上小學就好帶了,可以考慮生二胎的問題,但在夫妻眼中可能是「噩夢重演」。
無數個夜晚起床喂奶、哄睡,24小時神經緊繃的感覺,帶娃幾年後與社會「脫軌」的感覺, 沒經歷過很難體會得到。
並不是年輕人自私,和那些不經過考慮就生孩子,盲目追求兒女雙全,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情況相比,多考慮一些反而是有好處的。
大部分人並非不想生,說白了只是不想「被迫」,被別人決定什麼時候生、生幾個,更願意按自己的心意去生育。
對於嬰幼兒來說,親生父母的照料非常重要, 有利於他們性格發展建立依賴感,和日常規矩的養成。
親生父母的愛再多錢也換不來,再專業的育兒嫂也無法替代。夫妻能親自把孩子照料大,不僅更放心,孩子也比「半路接手」更好教育。
考慮好各個條件之後再生孩子,不僅夫妻倆的壓力小,感情更穩定,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照料。
糖果媽媽心裡話:
人們不是對生孩這件事牴觸、意願不強烈,而是考慮的事情越來越多。如果有一個人帶孩子,能讓年輕夫妻徹底放心,有了孩子後的生活有保障 ,想必他們也不會一直猶豫的。
【今日話題】你認為阻礙夫妻生育的最大因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