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轉型出戰績,長城為什麼是全球SUV市場繞不開的話題?

2023-10-28     汽車扒一扒

長城的成績會慢一些,但效果會更好一些。

在2023年海外投資者共創會上,長城給出的數據預估是今年海外銷量將會達到30萬台,相比於2022年的17萬台銷量,海外市場擴張幾乎一倍。

按照增速、產品規劃、海外電動化接受程度、中國品牌價值、長城海外銷售網絡、工廠建設等多角度預估,2024年的銷量將會穩定在40萬-50萬量級。

和其它中國品牌有些不同的是,長城更加專注於SUV以及硬派越野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工作。

2017年,Brand Fiance基於全世界消費層面作出數據統計,列出全世界層面最有影響力的四家SUV製造商,分別是哈弗、Jeep、馬恆達、路虎。

當然,在那個年代,購買哈弗品牌的還是中國人多一些,在國內消費者看來,哈弗的安全、可靠、穩定以及性價比優勢非常明顯,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培育出來的哈弗品牌在全世界也理應擁有一席之地。

電動化以來,國內消費環境遇到巨大的轉變。

越野車其實比轎車更需要電動化,以此來增強越野性能、降低油耗,提升駕駛體驗感,過去兩年,長城也在做巨大的調整。

一方面,穩住海外傳統燃油車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國內的PHEV、EV、智能時代一定要抓得住。

從財報上來看,長城的電動化轉型是成功的,其中有兩個重要的數據可以參考,一個是負債率,長城的負債率並沒有隨著電動化的轉型而增高,截止到第三季度長城汽車的負債率也只有65%左右,屬於中國陣營中非常低的數據。

負債率越高的企業越會影響毛利率,也會降低研發速度,因為高負債率帶來的利息壓力會吃掉研發能力。

長城在過去做出了巨大的突破,PHEV、Hi4、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以及蜂巢能源,都是其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帶來的新成果,雖然在國內市場新車銷售端並沒有明顯且巨大的成績出現,但技術儲備的新增以及負債率的穩定,從根源上來說這家企業是穩健的。

另一個是高端產品的銷量占比越來越大,利潤率回升非常明顯。

第三季度長城汽車凈利潤率為4.18%,相比於第一、第二季度迅速回升,除了正常生產、銷售之外,其全新推出的車型成績顯著,比如說長城炮高端車型、坦克500帶來巨大的營收,同時海外市場開始迅速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推出的坦克400車型訂單數據非常好,且極有可能成為30萬級硬派越野的重新塑造者,所以預計第四季度的凈利潤還會繼續上漲。

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長城的確遭遇了巨大的震盪,今年第一、第二季度的凈利潤受到明顯拉扯,但這家企業卻擁有很強的恢復能力。

不久前,蜂巢能源拿下斯特蘭蒂斯以及寶馬海外市場巨大的訂單,這是對長城汽車在零部件板塊的一種巨大認可。

全球的電動化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尤其是歐洲市場,長城最善於生產越野車,電動化領域中的技術儲備又非常豐富,在海內外的價值體系已經開始建立,蜂巢能源轉身給寶馬、歐洲企業做供應商,也是對企業價值的一種推動。

所以未來在全世界的SUV進程中,長城的產品非常具有穿透力。

銷量數據方面,今年1-9月銷售新車86萬台,除去商用性質的皮卡產品,電動化產品銷量占比已經達到24%。

這說明過去一年的電動化轉型是成功的,並且伴隨著Hi4、DHT等技術的逐步推動,長城的電動化產品銷量還會繼續提升。

其實相比於國內市場,長城的重點未來將會是在海外。

2022年JATO Dynamics統計數據,全球乘用車銷量達到8000萬量級,海外板塊銷量在5500萬量級,這是一個巨大的板塊。

而中國企業去年的總體出口量在330萬量級,仍然沒有話語權,國內銷量百萬級的企業在海外還擁有出色銷量成績的企業並不多,吉利、長安、奇瑞、長城、比亞迪五家。

長城的海外市場如果能夠在2025年做到70萬量級,其依然是中國企業第一梯隊選手。

海外市場會逐步放開對電動化的牴觸情緒,而長城的優勢又在於硬派越野、電動化、電動四驅以及安全性,在海外市場其實已經構建出了初步的品牌價值,尤其是在東歐市場,長城的銷量逐步起色。

6年之後,Brand Fiance統計的全球四大越野車品牌,長城依然在榜,不同的是其擁有更好的攻擊速度,在Jeep、路虎、馬恆達依然在燃油車市場中駐足的大背景下,長城既擁有傳統燃油車的競爭力,也擁有強大的電動化攻擊力,背後的供應商更是在海外市場狂攬訂單。

在未來的電動化市場中,長城依然是SUV消費選擇中繞不開的話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2361e2ff1e73d1dab5bd3f1923af2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