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曾在此取景,至今依然靜謐安然

2019-09-17     古鎮民宿

秋天已悄然來臨,在這個時節,秋高氣爽,陽光已褪去了夏的燥熱,風也變得溫和,出門旅行,再好不過。




選一個周末,與三五好友結伴,到一個安靜悠閒的古鎮閒遊,也是非常好的生活方式。青林口正是絕佳的選擇。




青林口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東部。要走進這座古鎮,需要繞過山路。一路走來,草木森森,山澗鳥鳴不絕,將都市的繁華隔絕開去。

繞過了山路十八彎,終於到了青林口。走進古鎮,撲面而來的是秋的清爽、古鎮的清幽,涼爽的空氣遍布角角落落。遙遙望去,石板路乾淨古老,屋宇沿著小路鋪了開來。


這裡的民居大多保存了清代、民國時期的結構。也有四合院、三進台式建築,還有奇特的懸空吊腳樓,別具一格的亭台樓閣。這些建築都以雕樑畫棟、古典門窗、青石柱礅做裝飾,是典型的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木質的門窗與古樸的灰瓦構成了一幅水墨畫。在小巷子裡走一走,也是別樣的享受。


青林口遺留下來各種古物,有文昌宮、南華宮、萬年戲台等。黃家大院是值得一觀的院子,院子坐西向東,占地近千平方米,是民國年間梓潼縣公安局長、團總黃清源修建的黃公祠,曾為紅軍食堂。房屋外仿歐式風格,內為二進四合院,設計非常獨特,在裡面坐坐,涼爽舒適,無人打攪。




這裡還留有紅軍橋。紅軍橋上「擁護紅軍」、「堅決反帝抗日」、「紅軍是窮人的救星」等標語、石刻還清晰可見。




歷經滄桑的紅軍橋和那些樸實無華的紅軍碑在無聲地向後人述說著那段血雨腥風的歷史。




街的南端有座火神廟。裡面供著的有玉皇大帝、火神、文昌君,也有佛主釋迦牟尼。火神廟的建築是全木質結構,油漆已褪色,被歷史的風塵染上了風霜。




這裡的古樹參天,松柏、菩提,都在時光里揚著自己的葉子,隨性伸展著枝椏,將小鎮掩映在樹蔭里,和諧、安寧。

古鎮邊的小河緩緩流淌著,河水清澈,水聲嘩啦,還未見到河就先聞其聲,給古城增添了幾分靈氣。




青林口屬於潼江的源頭之一,橫跨潼江的鐵索橋,由慈善女士鄧桂貞倡導修建而成。此橋設計獨特,為鎮水護橋,還修建一座三樓一殿的雲樓,名曰鎖水寺。鎖水雲樓巍巍矗立,氣勢磅礴,潼江碧波蕩漾,索橋飛渡壯麗景觀吸引了眾多遊客。

山門右邊是一座巨型石碑,高4米,上書「桂林橋」三字,剛勁有力,小寫有「三丰神筆」,傳說是張三丰所寫。

左邊是功德碑。山門照壁刻有八仙過海的神話故事、歷史人物壁畫,非常精美;大殿塑有三豐祖師金身像,側面有紀念鄧桂貞女士修橋功績的遺像。

雲樓鎖水鎮潼江,神筆桂林張三丰,聖地善齋青雲路,古鎮青林在畫中」的詩句,就是對這裡的人文和自然景觀的讚美。這裡曾被列為江油的八景之一。




青林口的豆腐宴更是聲名遠播,相傳1999年中央電視台《西遊記》續集劇組在此拍攝外景,正是為了想嘗嘗此處的豆腐宴。




這裡的豆腐用山泉水調製,由石磨磨成,口感細膩爽滑,非常好吃。且做法層出不窮,可做一桌不一樣的豆腐,故稱豆腐宴。來了一定要嘗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r3bPm0BJleJMoPM2B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