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美國是個民主社會,背後卻是數不盡的血腥和冷酷,美國教科書中也很少涉及此類史實,眾人皆知的印第安人大屠殺只不過是瞞不住而已。而發生在德克薩斯州的卡多湖原住民被暴力驅逐事件,一直到今天才被公開。
實際上,卡多湖並不僅僅是一座湖,而是泛指103平方公裡面積的一大片濕地,也是美洲原住民之一的卡多族聚居地。在卡多族人眼中,卡多湖不僅是沒有外族侵擾的沼澤地,也是魚蟹豐富、隨便種塊地都有收穫的福地。
有明確證據顯示,卡多族人在這裡生活的跡象能追溯至1.2萬年前,由於沼澤地過於兇險的原因,也只有卡多族人敢在卡多湖區域生活,是美國最早的原住民屬地之一。然而,1811年的新馬德里地震卻改變了這一切。
這場地震在北美創下餘震持續近三個月的最高記錄,城鎮居民樓幾乎全部倒塌,甚至連密西西比河都因此改道。唯獨卡多族聚居區建在沼澤地而影響甚微,當地質學家趕來勘測時,卻意外發現大量稀釋後的瀝青從湖底湧出。
對地質學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天然瀝青是石油滲出地表後,經過長期暴曬或蒸發後的殘留物,排除滲透和流淌等因素,幾乎每個發現瀝青的地方,地下都有石油。卡多湖也不例外,只在湖床鑽探66米深度就冒出了石油。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政府在卡多湖下發現的石油越來越多,幾乎遍及整個湖區,最新的預測數字是超過一億桶儲量,且多數是高質量原油。不僅如此,卡多湖地下的天然氣儲量也相當可觀,目前尚未進入天然氣開發階段。
那麼,卡多湖地下有如此豐富的石油儲量,為什麼在地震後才知道呢?美國哈佛大學地質學斯克文教授的研究報告中,將其歸結為「沼澤地層在地震中裂開導致瀝青泄露」,湖底石油則是遠古時期地質演變的產物。
發現石油後,美國政府指定海灣煉油公司進行開採,海灣公司則第一時間就聯合軍隊展開暴力驅逐,50萬卡多族和印第安原住民全部被趕到路易斯安那州西部,卡多湖從此再無原住民。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驅逐沒有任何補償。
1900年,美國通過第一次環境保護法,其中一名卡多族議員提議將卡多湖列入保護區,但石油開採利潤太高,第一次提案被廢。 直至1990年聯合國環境署官員點名卡多湖生態幾近崩潰後,美國政府才第一次正視。
當無數美國人第一次知道還有這麼個濕地時,卡多湖早已被破壞到遍地油污,為了不讓油污流出卡多湖引來關注,石油開採公司不惜攔截並改道河流入口,導致湖面迅速萎縮至目前還不到10平方公里的面積,足足縮小了90%。
更令人意外的是,20世紀中期時,美國政府還在卡多湖沿岸建了座德州最大規模的軍用彈藥廠,因此逃離或死亡的動物至少在九成以上,直至聯合國點名才被關閉,這也是現在卡多湖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很少的主要原因,如今能看到的全部是後期人工培育再放養的鳥類和爬行動物。
1993年,美國政府在各方壓力下被迫宣布停止開採,將卡多湖列為受《拉姆薩爾公約》保護的第十三個保護區,但對於1811年的暴力驅逐原住民事件仍拒絕表態,也拒絕原住民後裔提出的任何賠償和環境補救方案。
卡多族後代斯蒂恩曾做過詳細的估算:美國政府通過石油公司在這片土地上掠奪走至少5000億美元的財富,卻不肯為當初犯下的錯誤買單,一句道歉或一分錢都沒有,哪怕開發成收費景區(4美元門票),也不會分給任何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q4ycG4BMH2_cNUgNJl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