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最短命的廣告,廣告人最荒誕的24小時

2022-05-23     每日人物

原標題:天王最短命的廣告,廣告人最荒誕的24小時

當《人生小滿》這樣由傳統廣告公司製作的視頻出現後,廣告人久違地叫好,但沒想到,這一點對他們的鼓舞,24小時內就坍塌了,最終演變為一場荒誕的抄襲,一次失敗的「文藝復興」。

文 | 曾詩雅

編輯 | 易方興

運營 | 繪螢

查重率99%的「神作」

廣告界的「神作」變「恥辱」,只需要一個夜晚。

5月22日上午,廣告人李琬發現,朋友圈再一次討論起前一天刷屏的「奧迪小滿廣告」。這位有著10年工作經驗的前4A廣告公司從業者發現,之前還在點贊奧迪廣告的那群人,這會兒全都在轉發另一則質疑奧迪抄襲的視頻。

視頻里,一位名叫「北大滿哥」的抖音博主出現畫面上方,他穿著白襯衫,坐在一塊黑板前,邊做著各種手勢,邊說:「有小暑就一定有大暑,有小寒就一定有大寒,但是小滿一定沒有大滿,因為大滿實際上不符合古人的智慧。」而螢幕下方,就是那支「奧迪小滿廣告」——劉德華在鏡頭前,用和緩沉靜的聲音說著完全同樣的話:「有小暑一定有大暑,有小寒一定有大寒,但是小滿一定沒有大滿……」

「北大滿哥」稱自己的文案分別發布於2018年中秋、2020年和2021年小滿,遠早於奧迪這次的廣告。與此同時,「奧迪小滿廣告抄襲」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網友們評論紛紛:「查重率99%」「見過抄,但沒見過這麼完整地抄,平生第一次」「簡直是複製粘貼,幾乎一模一樣」。

「北大滿哥」視頻文案與奧迪廣告文案對比。圖 / 微博截圖

廣告片導演伯良也看到了「北大滿哥」的視頻,他難以置信:「我從業10年,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離譜的照搬,業內人士怎麼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而就在前一天的5月21日,伯良也和同行們一樣,也為奧迪的這支廣告按下了贊,正值小滿,劉德華與奧迪合作的最新宣傳片《人生小滿》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線,網友們見到了許久未見的華仔。這則2分7秒的廣告,用了44個分鏡頭,把鳥鳴、麥田、遠山、流水……一切看似幽靜、雅致的畫面塞進了廣告里,用小滿節氣呈現一種「不自滿,知不足」的人生哲學,也試圖傳遞奧迪的品牌氣質。

10小時內,這支廣告的轉發和點贊數均超過了10萬,奧迪官微播放量甚至超過了455萬,劉德華的抖音帳號也收穫了500萬的點贊。所有數字都宣告著,它成為了「2022年第一支刷屏的廣告」。

然而,昨日的誇讚有多熱鬧,今日的打臉、致歉就有多狼狽。《人生小滿》從一時爆火到一地雞毛,就發生在24小時之內,它也成為了奧迪史上最短命的一支廣告。

4A廣告公司的落寞

抄襲指責來得快,躺平道歉也來得快。

5月22日上午10點13分,奧迪在官方微博發布了道歉聲明,承認監管不力、審核不嚴,並下架了有抄襲之嫌的視頻。下午1點40分,參與製作這則廣告的上思廣告公司(M&C Saatchi)出現了,並在它的官方公眾號里發表聲明,承認了抄襲,承諾盡最大努力彌補對原作者的損失。至於劉德華,則在他的官方後援App華仔天地表示:「對於廣告團隊在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對滿哥造成的困擾,我個人深感遺憾。」

劉德華回應廣告抄襲事件。圖 / 網站截圖

在業內,上思廣告並不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它成立於2002年,隸屬於M&C Saatchi——這是廣告屆傳奇查爾斯•薩奇(Maurice Saatchi ) 和弟弟莫里斯•薩奇(Charles Saatchi)在離開盛世長城後創立的新品牌,總部在英國,全球有多家分公司。

去年7月,上思廣告在它的公號上推送了一篇招聘文章,自稱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獨立營銷傳播網絡」。不同於寫字樓里的廣告公司,它在中國的公司就坐落於上海最網紅的路——武康路376號的一棟小樓里。也是在這篇推文里,公司選址被解釋為「老闆說,生活就要用眼觀察用心感受,沒有高樓林立遮擋視線才能更有真知灼見」。

過去,上思廣告也的確參與了許多知名的廣告案例。比如張藝興女友視角的某電商開屏廣告、蔡徐坤代言的某款礦泉水廣告,寶駿、味全、京東、捨得酒業,也都曾與它合作。公司喊著「做一枚幕後大腦,與客戶共同成長」口號數年,直到兩天前,跌倒在奧迪廣告的「抄襲門」前。

而拍攝這則廣告的導演彭楊軍,在微博上認證的身份是「攝影師、良倉網創始人、《新視線》雜誌創意總監」。在流傳的一張截圖裡,彭楊軍在奧迪廣告發布後,也曾得意地轉發了,並配文說:「這是我導演過的片子裡最輕鬆愉快的一次。」還強調了,它是「一稿過」的。

至於廣告片的主角劉德華,也是出了名的愛惜羽毛。多年以來,劉德華一直以一種完美人設出現在公眾面前,大家對他最多的評價是:「德藝雙馨」「娛樂圈公認的常青樹」「絕對的天王」,他貼合了一個「草根傳奇」的故事模版。

這正是讓李琬覺得整件事最荒誕的地方:「這樣一個大咖參與、大製作、大品牌的廣告,怎麼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在行業內,廣告製作是會經過多重審核的。「文案寫完,要給他的Leader看,Leader看完要給創意總監看,上頭還有客戶、icon、拍攝導演等等,這些關係加起來可有五六層,難道沒有一個人看出來問題?」

廣告,一個高度依賴於創意和靈感的行業,idea的原創性是至關重要的。

入行十年,李琬也遇到過幾次創意抄襲。2018年,她參加了某電器品牌的廣告比稿,提出用中國武俠風的概念做一系列短片,客戶看過後,留下一句「過幾天再說」,就再也沒有下文。一個月後,她在這個品牌推出的廣告里,看見了自己寫的創意文案,「被一字不差地複製上去」。導演伯良也曾經在比稿時被婉拒,但後來也看到成片選用了自己提供的概念、腳本。「客戶當時的解釋是我們的創意很好,但報價太貴,所以選了另一家執行很便宜的公司去做。」李琬和伯良最後都得到了相應的補償,但這件事,誰也不會拿到檯面上明說,「畢竟還要考慮下次的合作」。

時代在變,廣告從業者的環境也在改變。一個讓廣告人頭疼的問題是,客戶留給他們創作的時間越來越短。今年4月底,李琬就接到過「某家居類品牌」年中電商活動的策劃,對方要求廣告在5月初上線,不到10天的時間裡,她要經歷創意、文案、腳本到成品的過程。那陣子,李琬和客戶的微信群里,常常是到了凌晨兩三點還在不停地冒出信息。

廣告從業人員訴說「無奈」。圖 / 微博截圖

過去,各大品牌對4A廣告公司是高度依賴的,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費用在這一塊。但傳播環境變化之後,提供創意服務的,已經遠遠不止廣告公司了。由4A公司把持的蛋糕,現在已經陷入被眾人瓜分的地步——自媒體、KOL、網紅、主播、MCN,甚至用戶自己,都可以製作廣告,而且速度越來越快,流量也更巨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4A公司的業績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波動。比如,2020年,英國最大的傳播集團WPP發布中期業績稱,第二季度凈銷售額下降15.1%。其中英國和印度市場降幅最大,超過了20%。另一家全球廣告傳媒巨頭,全球第三大廣告控股公司——陽獅集團公布的二季度財報也顯示,該公司全球內生性收入與去年第二季度相比,同比下降了13%。

「現在的廣告公司就像機器一樣,客戶的需求來了,你和其他幾家公司一起去搶這塊蛋糕,所有人都拼了命,接比稿的邀請、去提案、去執行,最後整個節奏就特別快。」李琬說道。她講起,自己朋友在的廣告公司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一旦踏入了會議室,沒說出10個idea是出不了門的」。

在傳統廣告業越來越內卷的同時,短平快的廣告正在包圓我們的世界。電梯間裡循環洗腦的唱歌廣告,夾在顯示頁面里的信息流廣告,還有猝不及防出現在短視頻里的植入……前幾年,李琬聽到了業內太多「4A已死」的聲音。她也見識過,比起拿兩三百萬來拍一條傳統廣告片,品牌更願意花好幾個二十萬找一些KOL、視頻博主們拍視頻。在離開4A廣告公司後,她也開始與KOL和視頻博主們合作,也見到過不少直接帶專業拍攝團隊來的KOL和視頻博主。「做大做強的他們,勢必會吸引品牌的合作慾望,甚至直接略過4A廣告公司。」李琬感慨。

所以,當《人生小滿》這樣由傳統廣告公司製作的視頻出現後,廣告人們久違地叫好,但沒想到,這一點對他們的鼓舞,24小時內就坍塌了,最終演變為一場荒誕的抄襲,一次失敗的「文藝復興」。

奧迪和劉德華冤嗎?

無論真正的原因如何,這次抄襲事件,對品牌方奧迪和劉德華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在抖音平台,奧迪的小滿視頻已經刪除,但直到現在,仍然有新的觀眾不斷湧入它的帳號,在不相干的視頻評論區提「小滿」「搬運」等字眼。

也有人還據此翻起了舊帳:比如,2019年,奧迪在朋友圈打廣告,視頻里卻出現了英菲迪尼的車;2020年,德國奧迪的廣告圖中,一名小女孩靠在一輛奧迪RS4前吃香蕉,標題為「讓你的心跳更快,在每個方面」,涉嫌性暗示。

就連奧迪下滑的銷量,也成為了這次抄襲事件里的一個註腳。2021年全年,寶馬銷量超過82萬輛,奔馳約74萬輛,奧迪再次成為了三者中的倒數第一,只有約69萬輛。而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奧迪與對手在華的銷售差距也正在拉大,奧迪的新車在華賣出了16萬輛,落後於對手奔馳的19.4萬輛、寶馬的19.7萬輛。一個巧合是,上一個劉德華代言的汽車品牌本田謳歌(Acura)即將在2023年退出中國市場,有網友問:「奧迪會開始走下坡嗎?」

依賴劉德華,原本是這次奧迪希望打一場破圈的翻身仗。但如今看來,更像是駱駝身上的稻草。至於那段引發海嘯般震盪的文案,李琬一開始只給了一個標準分,「真正出圈的地方在於請到了劉德華」。

她聊起上一次人們見劉德華,是他和抖音合作的直播《這平常的一天》,這是2021年1月27日,劉德華宣布入駐抖音,開通自己的全球第一個社交媒體帳號,24小時後粉絲量破了2463萬,後來他做的一場直播,2個多小時里被1億人圍觀。如今這場營銷,已經成為了廣告里行業里被學習的案例。

過去的成功案例足以說明,劉德華是奧迪廣告里繞不開的「爆紅成分」。一位網友在相關留言說:「只有經歷過人生巔峰的人說出『小滿,不自滿』的話才有況味,奧迪找劉德華太合適了。」

圖 / 奧迪廣告截圖

因此,當這位天王迎來滑鐵盧時,人們也不可避免地再次關注他,討論起「劉德華冤嗎」。在奧迪的致歉信下,熱評第一是:「下次別這樣坑華仔了。」也有網友反駁:「這要是換個明星不得被罵慘了?」

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智慧財產權專業律師常莎在接受《北京日報》採訪時說:「劉德華先生雖然出演了奧迪廣告,且由其陳述全部廣告文案,但按行業慣例,廣告文案本身應當不是劉德華先生本人創作的。如果劉德華先生能夠證明其對廣告文案的不知情,則不與奧迪構成共同侵權,無需承擔侵權責任。」

李覺得,這次奧迪廣告抄襲事件,無論對奧迪還是劉德華來說,都是一次「社死」,會倒逼藝人開始對廣告公司反向審核,有點類似影視劇和明星簽「塌房要賠償」的合約。同時,它也許是一個讓客戶重新去思考「品牌和流量到底哪個更重要」的契機。

如今,抄襲事件仍在發酵。就在漫天爭議聲里,就連「北大滿哥」也開始被質疑。有人提出「北大滿哥」的文案與@yoli尤琳2017年發在微博的一段文字有些接近。緊接著,又有人找出在更早的2016年新浪博客里就有人說過類似的話……還有人總結說,奧迪廣告的「抄襲」陷入了一場「局中局」……

「北大滿哥」表示詩詞為自己的原創。圖 / 抖音截圖

但無可否認的是,為什麼「二十四節氣」中沒有「大滿」,並非是他們中任何一個人的「原創」。早在宋代就有人提過,馬永卿在《懶真子》里說:「二十四氣其名皆可解,獨小滿、芒種說者不一。」到了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里回答:「夫寒暑以時令言,雪水以天地言,此以『芒種』易『大滿』者,因時物兼人事以立義也。」這裡面存在的,是最古老的中式智慧。

歸根到底,這場抄襲門裡,所有人都在炒古人的「冷飯」。

(應採訪對象所需,文中李琬、伯良為化名)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劉德華需為廣告抄襲承擔責任嗎?

首席人物觀:奧迪「抄襲門」背後,被嫌棄的廣告公司的一生

紅星資本局:奧迪小滿廣告被指抄襲,誰扒了「北大滿哥」的文案?

貝殼財經:奧迪廣告危機24小時:陷文案抄襲風波,汽車營銷如何避雷?

人物:劉德華何以成為華人群體最大公約數?

每人互動

你如何看待奧迪廣告抄襲事件?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cea3eb2a8bd18ae87913279df9ee6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