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癌病人臨床上缺乏特異性表現。多數被誤診為膽囊炎、膽石症。這類病人在出現右上腹痛、右上腹包塊或貧血等症狀時病情常常已屬晚期。近年來診斷水平提高主要依靠現代影像學的進展和對本病認識的加深。那麼膽囊癌如何確診呢?臨床上膽囊癌主要的確診方法有以下幾種:
1.超聲檢查:B超檢查簡便無損傷,可反覆使用,其診斷準確率達75%~82.1%,應為首選檢查方法。但B超(US)易受腹壁肥厚、腸管積氣的影響,並且不易判定結石充滿型及萎縮型膽囊壁情況。近年來,人們採用EUS(內鏡超聲)的方法,較好地解決了US的上述問題。EUS用高頻率探頭僅隔胃或十二指腸壁對膽囊進行掃描,極大提高了膽囊癌的檢出率,並且能進一步判定膽囊壁各層結構受腫瘤浸潤的程度。因而人們將EUS作為US檢查後的進一步精確判定方法。不論US或EUS,其早期膽囊癌的超聲圖像主要表現為隆起型病變與局限性囊壁肥厚,亦有兩者混合型。
2.CT掃描:CT掃描對膽囊癌的敏感性為50%,尤其對早期膽囊癌的診斷不如US及EUS。CT影像改變可分三種類型:
壁厚型:膽囊壁局限或瀰漫不規則增厚。
結節型:乳頭狀結節從膽囊壁突入腔內,膽囊腔存在。
實變型:因膽囊壁被腫瘤廣泛浸潤增厚加之腔內癌塊充填形成實質性腫塊。如果腫瘤侵犯肝臟或肝門、胰頭淋巴結轉移,多能在CT影像下顯示。
3.彩色都卜勒血流顯像:國內文獻報告,在膽囊腫塊和壁內測到異常的高速動脈血流信號是膽囊原發性惡性腫瘤區別於膽囊轉移癌或膽囊良性腫塊的重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