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疾病沾之必死,差點提前滅亡清朝,甚至險些席捲全世界

2023-12-19     阿斗愛

原標題:這種疾病沾之必死,差點提前滅亡清朝,甚至險些席捲全世界

作為奪走人類生命最多的魔鬼,鼠疫的陰雲從來沒有從人類的天空頭上消失過。在中國歷史上,數次有史可查的「瘟疫大流行」都被證明是鼠疫的流行。而鼠疫的第三次全球大流行就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到上世紀上半葉,在印度奪去了數千萬生命,但是這場瘟疫在中國所造成的影響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這是為什麼呢?

1910年的大清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距離它命運的終點只有一年,不僅國內起義軍四起,在滿洲人的老家——東北還爆發了鼠疫。這一次鼠疫比之前的鼠疫來的更猛,傳播速度更快,讓整個黑土地都陷入慌亂之中。

此時的東北已經不是女真人的禁臠,日本和沙俄都紛紛將魔爪伸到了黑土地上,日俄戰爭之後,日本更是加緊了蠶食東北的腳步。具體到這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之前在香港已經吃癟過了的北里柴三郎再次領軍出征,誓要在東北攻破鼠疫。

此時清政府方面派出的專家是北洋軍醫學堂幫辦(常務副校長)、劍橋大學醫學院當屆畢業生排名第一的伍連德。相比於百年後他的那些大多只是在基層發發藥開開轉診單的後輩,這位伍軍醫無論是從學歷還是貢獻都要高的不知道哪裡去了,而且當時只有三十一歲。他只帶著一個學生來到當時疫情最為嚴重的哈爾濱,要在這裡和北里柴三郎和他背後虎視眈眈的日本一較高下。

北里柴三郎一定程度上吸取了上次在香港的教訓,沒有把功夫下在操練死人的大體解剖上,而這一次鼠疫的流行又有不同: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出現了淋巴結腫大這一特徵性表現。沒有了淋巴結可以解剖的北里只能通過漫山遍野的抓老鼠來解剖來尋找鼠疫桿菌,但是令他大失所望的是,在整個哈爾濱的老鼠都快要被他抓絕了戶的情況下,依然沒有從老鼠的身上檢驗出鼠疫桿菌。

得到這一消息的伍連德決定和北里反其道而行之:北里這回不解剖屍體了,而伍連德偏偏要解剖屍體。他所解剖的第一例標本(還是個日本僑民)的血液和內臟就檢出了鼠疫桿菌,這一點讓日本方面大跌眼鏡,但是北里依然拒絕作出改變,硬要繼續解剖耗子。

作為中國政府的代表,伍連德自然懶得去管日本人的動作。在抗生素未能普及、耶爾森的抗鼠疫血清還沒有廣泛運用的時代,他做出了他所能做出的最英明的決定:全城乃至整個東北大隔離+洗消。具體來說,就是將所有出現過病人的街區由警察和軍隊封鎖,所有接觸過病人的人必須按照當時所能達到的最嚴格的洗消方法嚴格洗消全身。從海拉爾到大連,整個山海關外的所有人必須嚴格遵守這一規定,若要進入內地更要接受這樣嚴格的隔離檢查,確認不會發病後才允許進關。

奇蹟發生了,三個多月後,哈爾濱城內最後一例鼠疫病人死亡(當時根本無力搶救),哈爾濱宣告全城無鼠疫。又過了一個月,東北全境無鼠疫。伍連德依靠著自己一人之力和幾千名醫療知識幾乎為零的軍警,完成了這個堪稱醫學史上最偉大的奇蹟。由此一役,伍連德成為了當時公認的亞洲鼠疫防控第一人,而北里柴三郎只能屈居次席,也算是在那個中國全面被日本壓制的年代中國對日本小小的一次勝利。

那麼為什麼這一次鼠疫的爆發卻在老鼠身上未見蹤影呢?因為這一次的鼠疫根本就和老鼠沒關係。需要指出的是,鼠疫並不只是由常見的家鼠或者田鼠傳播,嚙齒類動物都有傳播的能力。這一次大鼠疫的源頭來自老鼠的表親——土撥鼠(旱獺)。

土撥鼠的皮毛可以用來制裘,因而引得無數人競相獲取。由於人們對土撥鼠的過分捕殺以及其皮毛與人類的頻繁親密接觸,導致土撥鼠身上的看不見的東西也和人們拉近了距離。而這些看不見的東西就有一樣是肺鼠疫菌株。

肺鼠疫一般多由腺鼠疫(也就是狹義上的黑死病)血行播散所導致,但是有少數變異菌株可以直接通過呼吸道吸入並傳播,很不幸的是,1910年的鼠疫正是腺鼠疫。腺鼠疫的傳播速度遠遠快於腺鼠疫,而且在沒有抗生素的情況下幾乎是沾之必死。在弗萊明的抗生素髮明出來之前,伍連德能將鼠疫死死地控制在哈爾濱城內,其功勞不啻再造。

對伍連德的褒譽並不能掩蓋一個事實——這場險些席捲東北、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的大鼠疫,說到底是人類自己作出來的。其實無論是這一次的鼠疫還是93年以後的非典,都是人類過分掠奪自然的結果。從這個角度來說,人類所面臨的大災難,一多半都是自己挖出來的墳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9d17171dc54c126306da42553089f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