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房子坐空亡,家敗人也亡,什麼是「空亡宅」?可信嗎?

2022-04-19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老祖宗說:房子坐空亡,家敗人也亡,什麼是「空亡宅」?可信嗎?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當中,風水學,是一門不得不提及的古代學問。在晉代郭璞的《葬書》一書中,首次提到了「風水」的說法。作為一種中國古代人們總結經驗的產物,風水也是一門發現自然、利用自然的科目,其中包含了建築學、地質學、環境水文學等方面的知識。

中國古代的人們尤其信奉風水,實際上其核心主要是如何通過風水學來「踏龍覓穴」,或是確定陰宅陽宅的選址布局等問題。因此,關係到住宅選址、布局,外部環境等住宅風水學則顯得尤為重要。住宅風水學蘊含了古人對自然世界和自身居住環境的理解。

趨吉避凶,是古人運用風水學根本目的。所以古人在建造房屋的過程當中,十分講究風水,不管是選址還是庭院門窗的布局,甚至家具擺放、綠植、飾品裝飾等等,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方位。如果風水不好,就會遭來禍患。在曾經的農村,有這樣的一句老祖宗的忠告:「房子坐空亡,家敗人也亡」。這句俗語究竟表達了什麼?「空亡宅」又是何物?有無可信度?

在古代住宅風水學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方位。方位朝向,顯示吉凶。古代風水學認為,家宅方位分為八個,分別對應八種卦象,分別是「震、離、兌、坎、巽、坤、干、艮」。房屋的坐向,就決定了家宅屬於何種卦象。

在古代風水學當中,房屋一般需要按照坐北朝南的方位來建造。這是因為在住宅方位中,南方對應「離」卦,代表火。在這個方位之下,擁有著旺盛的陽氣,表示光明、擁有光輝的生氣。事實上,坐北朝南的房屋朝向的選擇,不僅受到古代風水學的影響,還有著一定的科學依據。

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在我國太陽多從東偏南方向升起,在西邊落下。房屋面朝南方,能夠使得在冬季的時候,有更多的太陽光線進入到室內。同時,還能夠抵擋住從北方吹來的冷風。

因此,在房屋方位選擇上,人們大致都會按照坐北朝南的原則。但是,受到地形等其他方面的影響,房屋的選址和朝嚮往往不能夠完全按照風水學的理論進行。古人認為,一旦風水不正,就會遭遇災禍。例如「坐空亡」。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國古代有著「天干地支」的說法,分別為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地支配天干,十天干對應十地支,是為一旬。然而這就剩下兩個地支尚未配對,劃到下一旬當中。這兩個尚未配對的地支就被稱之為「空亡」。而房屋坐空亡,則又有所不同,指的是房屋的方位朝向了「空亡線」。

所謂的「空亡線」,在古代風水學中實際上就是一條分界線,或者說是交界線。在古代風水的八卦圖當中,分有八宮二十四山,每一宮都對應有特定的方位和卦象,二十四山也同樣如此。而「空亡線」,就是沒有對應的方位,其實就是八宮之間的交界線,以及二十四山之間的交界線。

古人認為,處在「空亡線」之上的房屋,沒有對應的方位,視為「大凶之兆」,不僅會讓給戶主帶來災禍,甚至還會家破人亡。如果住宅一旦犯了「空亡」,就一定要另尋新居,以此來驅逐霉運。

然而實際上,古代風水學中的「空亡線」的說法,並沒有真實的科學依據。房屋的選址,固然要遵循一定的客觀環境條件,其中不乏需要選擇合適的朝向,位置,交通條件,周圍自然環境狀況等等。但是真正生活狀況,勢運的走向,還是由自己掌握。

古代風水學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蘊含了先民們對於自然和周圍環境的認識和經驗總結,值得我們進行研究,但其中不乏迷信的糟粕成分,我們應當予以甄別和去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95774df9a0168175149fdc1685303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