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不僅是春天的美味野菜,更是一味傳統常用中藥,早在《新修本草》中就有記載,在《本草綱目》里又叫五方草、長命菜、九頭獅子草等。馬齒莧性味酸寒,主要歸肝經和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等功效。
民間用馬齒莧主要有外用和內服,其中外用是針對癰腫疔瘡、陰莖腫痛、濕疹、丹毒、蜈蚣馬蜂等蛇蟲咬傷;內服則主要是用於治療熱毒血痢、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
馬齒莧煮水喝的作用
1、殺菌消炎
鮮品馬齒莧40克左右,加清水煎汁,一日3次,連服3到5田,可治療菌痢腸炎。
2、利水消腫
馬齒莧里含有大量的鉀鹽,有良好的消腫作用。
3、降血壓
鉀離子可直接作用於血管壁上,使血管壁擴張,阻止動脈管壁增厚,從而起到降血壓的作用。
4、清肝明目
馬齒莧入肝經,用它煮水喝可以幫助清除肝臟的燥熱之氣,尤其是春天,很多人經常出現上火症狀,比如眼睛紅腫、嗓子疼,這個時候,就可以用馬齒莧煮水喝。
5、美容養顏
馬齒莧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維生素C美白,胡蘿蔔素則修護肌膚,幫助肌膚水油平衡。
現在網上針對敏感肌的一款爆火藥妝中就大量添加了馬齒莧。
6、平穩血糖
馬齒莧煮水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對於糖尿病人來說,十分適用。但不要因為服用了馬齒莧水就盲目停藥 ,建議諮詢醫生。
吃馬齒莧的注意事項
《本草經疏》記載,馬齒莧不得與鱉甲同煎;
李時珍認為馬齒莧「散血滑胎」,所以,懷孕女性,尤其是習慣性流產的孕婦,不宜食用。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