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電廠成為引領A股的最新主線。
儲能板塊再度被帶火,家用儲能龍頭派能科技上漲14.45%;儲能集成商固德威今日上漲12.27%;鵬輝能源大漲10.67%;逆變器企業錦浪科技上漲7.94%。
在能源智能化方面,中恆電氣兩連板,東方電子上漲5.08%,國能日新今日小幅收漲,但其從7月至今漲幅已超過60%。
虛擬電廠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 2001年,歐洲各國就開始開展以集成中小型分布式發電單元為主要目標的虛擬發電廠研究項目,特斯拉近期也投下重注,將超過50000個Powerwall儲能電池,通過虛擬電廠實現聯接。
但在中國,這一領域剛剛啟動。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根據中金測算,我國虛擬電廠聚合商2021年理論市場空間約為659億元,預計我國虛擬電廠2030年有望觸達1320億元潛在市場空間。
到底什麼是虛擬電廠?A股將迎來哪些投資機會?本期價值線為您詳細剖析。
特斯拉也下重注,虛擬電廠是什麼
一場席捲全國的高溫天氣,令用電量飆升,電力調度顯得越發關鍵,各地也加速了虛擬電廠的建設。
江蘇常州,一家商場的空調控制模塊已接入負荷集控系統。該系統分析後發現,目前正是當地用電高峰,需降低用電負荷來平衡電網供需。30秒後,系統將商業綜合體內功率為1200千瓦的空調負荷自動降到600千瓦,在平衡電網供需的同時,商場內的溫度只上升了1℃,對顧客的購物體驗只有極其微小的變化。
這是 「虛擬電廠」最新的應用案例之一。
虛擬電廠並不是個發電廠,而是一套能源管理系統。它安裝在工廠等用電大戶的控制終端,把可中斷的如空調、照明等負荷納入到控制序列,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通過精準控制達到供需平衡。
根據國網推算,通過建設煤電機組滿足經營區內5%的峰值負荷,需要投資4000億元,而通過虛擬電廠的建設、運營與激勵,則僅需約煤電投資的1/10。
這僅是虛擬電網的部分應用場景,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電網市場參與主體逐漸多元化,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及儲能資源接入電網,虛擬電廠基於物聯網、雲服務、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將可控負荷、分布式電源、儲能等資源匯聚起來,並以虛擬化的「電廠」參與電力市場,隨著國內分布電源、儲能資源的快速建設以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虛擬電廠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以新能源巨頭特斯拉為例:
特斯拉2015年5月曾推出一款名叫Powerwall的家用電池,可以存儲太陽能面板發出的電量,還可以在非用電高峰期充電,等到高峰期再向用戶家中供電。今年以來,特斯拉開啟了多個虛擬電廠試點項目,如果用於擁有特斯拉推出的儲能電池Powerwall,可通過下載特斯拉應用程式,註冊加入虛擬電廠。當存在供電短缺時,Powerwall每向電網輸送1度電,可獲得2美元補償。
目前,特斯拉社區擁有超過50000個Powerwall,為全球最大的分布式電池,通過虛擬電廠可實現聯結,將從負荷側對電網穩定產生積極影響。
從歐洲虛擬電廠發展來看,目前德國已實現虛擬電廠商業化,可將分布式電源、儲能與可調負荷結合開展業務,通過電力市場的靈活電價,引導電廠優化發電成本,實現最大化收益,此外,德國虛擬電廠運營商還可參與電力輔助服務,通過電網系統輔助服務(調頻、調峰)等獲取佣金。
關於虛擬電網,2021年5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特意指出了「源網荷儲一體化實施路徑」,即通過優化整合本地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資源,以先進技術突破和體制機制創新為支撐,探索構建源網荷儲高度融合的新型電力系統。
有機構表示,目前國內虛擬電廠仍處初級階段,行業集中度很低,未來具備廣闊空間。預計2025/2030年虛擬電廠市場規模分別為497.73/881.53億元。對比海外市場發展,國內虛擬電廠業務仍具較大提升空間。
中金公司則更加樂觀。根據中金測算,我國虛擬電廠聚合商2021年理論市場空間約為659億元,伴隨虛擬電廠的滲透以及多元盈利途徑的探索,預計我國虛擬電廠2030年有望觸達1320億元潛在市場空間。
四大角度挖掘投資機會
具體到投資機會,可以分別從「源網荷儲」四個角度挖掘。
1、「儲」,即儲能。
儲能是虛擬電廠發展的基礎。沒有大規模的儲能系統,虛擬電廠是無法起到調頻調峰、削峰填谷等功能和作用的。但反過來說,也正是因為儲能的加速滲透,才使得虛擬電廠迎來爆發的機遇。
全球來看,根據InfoLink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規模將達1000GWh,為2020 年(32GWh)的30倍。
2021年7月,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關於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實現儲能累計裝機30GW 的發展目標。根據《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1》預測,2025年,在理想場景下,中國儲能市場規模將達55.9GW。這意味著 2022-2025年間,儲能將保持年均72%以上的復合增長率持續高速增長。
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儲能又可以分為戶用、工業、發電側、電網側等多個細分領域。
受俄烏戰爭等影響,小型戶用儲能今年迎來爆發,參與者和競爭者也非常多。
派能科技(688063)是戶用儲能集成商的龍頭,同時,一些逆變器企業也在做戶用儲能集成,如固德威(688390)、陽光電源(300274)。
錦浪科技(300763)、禾邁股份(688032)、昱能科技(688348)、德業股份(605117)為儲能提供逆變器。其中,昱能科技、禾邁股份是微逆龍頭,德業股份也已涉足微逆。
億緯鋰能(300014)、鵬輝能源(300438)則為戶用儲能提供鋰電池。
工業、發電側、電網側儲能主要為中大型儲能。
上市公司中,南都電源(300068)、聖陽股份(002580)、中天科技(600522)等是中大型儲能的主要參與者。
其中,南都電源17日在微信公眾號稱,公司在2019年作為EPC總包方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已在德國萊比錫建成了德國虛擬電廠分布式儲能電站項目。
2、「網」,即電力資源的調度。
「聚合」和「通信」是虛擬電廠的核心,依靠網際網路與大數據,對各類分散的電力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和調度。所以,電力信息系統是虛擬電廠的核心技術,所以電力、IT企業將優先受益。
「網」涉及的核心企業包括:
東方電子(000682):電力IT小巨人,配網、調度、電錶行業領先。公司相關業務涵蓋城市級虛擬電廠運營平台、負荷聚合管控平台和園區級虛擬電廠等,已有諸多項目實施案例,包括廣州明珠工業園和廣州市虛擬電廠管理平台等。
國電南瑞(600406):專業從事電力自動化軟硬體開發和系統集成服務。在虛擬電廠上形成了完備的技術和產品體系,優勢在於豐富的電力系統運行經驗,可靈活支撐市場上的多種新商業模式。
國網信通(600131):以「集成算力服務+能源數據服務」為基礎,面向電力企業可提供虛擬電廠平台建設運營服務。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惠風溪智慧能源小鎮構建虛擬電廠系統,裝機容量75MW,可調負荷36MW。未來計劃在北京、江蘇、上海、湖南、湖北等區域構建體量更大的虛擬電廠系統。
金智科技(002090):完成電力自動化全產業鏈布局,業務涵蓋電力產品、電力設計及總包、新能源投資運營三類業務。掌握虛擬電廠相關核心技術,包括分布式新電源優化協調控制、區域快速通信技術、區域快速控制技術、源荷儲聚合控制技術等,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主要供應商。
遠光軟體(002063):已研發並推出面向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及第三方負荷聚合商的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台,重點支持用戶聚合分散的負荷,電源和儲能資源參與電網的輔助服務交易,目前平台已開始為部分客戶提供相關服務。
3、「荷」,即可控負荷。
指在電網尖峰時段或緊急狀況下,電力用戶可以中斷的負荷部分,重點指工業、商業和公共建築、居民用電等。
負荷聚合商重點聚焦需求側資源,通過預測需求側的電力曲線,聚合具備負荷調節能力的電力用戶,對外提供負荷側靈活響應,兼顧削峰和填谷,進而獲得分成。
經測算,國家電網經營區可調節負荷遠期理論潛力可到達9000萬千瓦,未來3-5年,通過加強技術研發、完善補貼政策和交易機制,可力爭實現4000-5000萬千瓦。
「荷」涉及的核心企業包括:
朗新科技(300682):公司深耕用戶側電力IT領域20年,服務電網等核心客戶,運營「生活繳費」、「充電樁」等場景,公司具備負荷側運營相關儲備能力。2021年公司獲得售電牌照,為後續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打下基礎。
恆實科技(300513):國內領先的大數據綜合解決方案運營商。全程參與國網冀北電力公司虛擬電廠建設,在虛擬電壓規則制定、用戶協議簽訂、智能終端安裝與調試和市場化運營等方面具備豐富運營經驗。
4、「源」,即電力能源。
虛擬電廠的「源」主要就是來自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發電。
隨著新能源電站併網裝機容量規模的不斷擴大,電網平衡對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區能源監管機構對新能源電站發電功率預測的考核也日趨嚴格,發電功率預測的精度將直接影響到電站的運營與盈利情況。因此對於虛擬電廠來說,功率預測系統在發電側是關鍵,其精度和服務的重要性將不斷提高。
在上市公司中,國能日新(301162)是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市場的領軍企業,公司擁有高精度、高穩定性的功率預測技術,預測精度處於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