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含笑從容走向刑場,一封遺書讀哭了無數人,21天後遺腹女兒出生

2024-01-12     阿斗愛

原標題:他含笑從容走向刑場,一封遺書讀哭了無數人,21天後遺腹女兒出生

上海黃浦江畔長陽路147號,也就是民國年間的華德路117號,有一個由10餘幢樓房組成的監獄。它便是提籃橋監獄,因其規模宏大、歷史久遠,號稱遠東第一監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提籃橋曾關押過許多著名人物,比如說二戰結束後的日本甲級戰犯。也因為監獄的特殊環境,曾在這裡實施過手段殘忍的刑法,槍決、絞刑過革命烈士。

比如說王孝和,1924年2月4日王孝和生於上海一個工人家庭,原籍浙江鄞縣。早些年讀書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王孝和結識了地下成員許統權。通過他參與讀書會,讀了進步書刊,由此明白中國的希望所在。這個年輕人從此有了堅定不移的信仰,於十六歲那年加入組織,成為了萬千志士中的一員。

9月27日上午,特刑庭準備對王孝和執行死刑,如同照片所拍攝的那般。他雙手被綁,卻昂首挺胸,面帶笑容從容赴死。這個年輕人當時才24歲,他犧牲21天後,妻子忻玉英在巨大悲痛中生下小女兒。王孝和犧牲前,曾寫下三封遺書,分別給獄中難友、年邁的雙親、即將分娩的妻子。

封封令人動容,而給雙親的那封信是最令人心酸的,看哭了無數人。王孝和在信中說:父母養我育我,含辛茹苦。兒不能再為雙親盡孝養老,請多諒解。然而,兒為正義而死,死而無憾……面對死亡,他從來都是無所畏懼,放不下的只有年邁的父母、柔弱的妻子、年幼的大女兒以及尚未出生的孩子。

後來王孝和出生,忻玉英在21天後生下小女兒,按照丈夫的遺願為她取名王佩民。王孝和原先還在信中說明,如有自己看得中的好人,可作為你的伴侶。但忻玉英卻從未動過改嫁的心思,完成他的遺志,王孝和犧牲一年另一天後新中國成立。忻玉英沒有跟組織提任何要求,默默將兩個女兒撫養長大,教導她們要成為父親那樣為國效力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625580f1d38ede3e6be8d8ace1d6a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