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藥」長春地辛注射液

2022-08-10     PSM藥盾公益

原標題:「每日一藥」長春地辛注射液

作者:暨南大學附屬廣州紅十字會醫院 主管藥師 李劍飛

簡介

長春地辛(vindesine,VDS)是從長春花中分離合成得到的,一種具有抗癌活性的半合成衍生物。主要成分是長春花鹼醯胺,作用於細胞周期的M期,與腫瘤細胞的微管蛋白結合,影響紡錘體的形成,使腫瘤細胞無法完成有些分裂的過程,對腫瘤細胞生長具有抑制作用。較長春新鹼(vincristine,VCR)其抗瘤譜廣,不良反應輕。

本藥可用於哪些疾病?

對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惡性淋巴瘤、乳腺癌、食管癌及惡性黑色素瘤等惡性腫瘤有效。

如何使用這個藥品?

單一用藥每次3mg/m2,每周一次,聯合化療時劑量酌減。通常連續用藥4-6次完成療程。生理鹽水溶解後緩慢靜脈注射,亦可溶於5%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00ml中緩慢靜脈滴注(6~12小時)。

應用本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白細胞降到3×109/L及血小板降到50×109/L應停藥;長春鹼或鬼臼素類藥物可能增加神經毒性,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應慎用;孕婦一般不宜使用;靜脈滴注時應小心,防止外漏,以免漏出血管外造成疼痛,皮膚壞死,潰瘍,一旦出現應立即冷敷,並用5%普魯卡因封閉。藥物溶解後應在6小時內使用。

本藥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骨髓抑制:最常見的為白細胞降低,其次為血小板降低,對血紅蛋白有一定影響。

胃腸道反應:輕度食慾減低,噁心和嘔吐。

神經毒性:可逆性的末梢神經炎,較長春新鹼輕,可有腹脹,便秘。

有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孕婦不宜使用。

有局部組織刺激反應:可引起靜脈炎,應避免漏出血管外和濺入眼內。

特殊人群可以注射本品嗎?

骨髓功能低下和嚴重感染者禁用或慎用。

孕婦禁用。

過敏者禁用。

兒童老人用藥尚無可靠參考文獻。

如何才能獲得本品呢?

本品為處方藥,需要醫生開具處方。

如何保存該藥品?

遮光、密閉,在冷處(2-10℃)保存。注射液應用前新鮮配製。

長春地辛和長春新鹼兩者藥理作用相同,長春地辛的不良反應相對較低,是否應該使用長春地辛取代長春新鹼?

在聯合治療瀰漫性大B淋巴細胞瘤方案中,由VDS(治療方案RCHVP)取代VCR;(治療方案RCHOP)中,RCHVP方案有效率及臨床收益率與RCHOP方案相當,但緩解率不及RCHOP,且RCHVP成本較高,在不考慮其他耐受性因素外,不推薦使用RCHVP替代RCHOP。

兩者不能相互替代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雖然藥理作用相同,兩者的抗瘤普並非完全一致;

2、兩者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有所差別,VCR主要是神經系統毒性,而VDS主要是骨髓抑制,限制了臨床的實際應用;

3、聯合用藥時應考慮聯合應用的藥物可能增加其藥理毒性的作用。如VDS聯合應用環磷醯胺及多柔比星會出現比較嚴重的骨髓抑制,導致患者不能耐受,而VCR相對骨髓抑制較輕;

4、在藥代動力學方面,VCR在與甲氨蝶呤合用時,可阻止甲氨蝶呤從細胞內滲出,提高甲氨蝶呤在細胞內的濃度;

5、VDS抗腫瘤作用時間明顯短於VCR,對腫瘤的殺傷力也不如VCR;

6、考慮經濟效益,化療患者承受相對巨大的醫療費用,在患者身體能耐受的情況下,不應提高患者治療成本。

但並非兩者完全不能相互替代,兩者沒有交叉耐藥性,在患者不能耐受或產生耐藥性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替代使用,但需要有循證醫學的相關資料作為基礎。

有研究表明,在小兒初髮型急性淋巴白血病的治療效果比較中,兩者在治療效果和存活率並無統計學差異。研究數據顯示,長春地辛患兒的住院持續時間短於長春新鹼治療的患兒。研究中還明確指出,治療期間,患兒的貧血、感染、PLT減少、噁心嘔吐、神經系統毒性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低於參照組。治療患兒初髮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展開長春地辛藥物治療,能獲取較好效果。

審稿專家:暨南大學附屬廣州紅十字會醫院 主任藥師 傅永錦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5fe09eceb5d38a963fbb13c21ae56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