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局「新合資時代」?廣汽豐田全面出招,變革提速

2023-11-17     汽車公社

「合資不是落後代表,它有著成熟的穩重,有著後發的韌性。」

當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文大力用著最堅定的語氣說出這番話時,我想,對於中國汽車市場後續發展,無論於誰都能清醒地認識到,「強者恆強」的發展定律仍將就此貫徹下去。

2023年的中國車市有多麼出乎意料?人人都深感焦慮的一面,是車市大環境不如人意的縮影,但更多的亦是,在局者對車圈反覆洗牌後所帶來不確定性的一種惶恐。而於廣大的合資品牌,從站在頂峰笑看風雲,到被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合圍,這場戰爭的轟轟烈烈,同樣是它們無法躲避的。

對此,有人想著要不就算了吧,與其在中國鏖戰,倒不如回歸海外落得個清閒;也有人提出要坐等競爭結束後回頭再攜資源入場,就像大眾攜手小鵬、Stellantis聯姻零跑一樣,拿錢砸出自己的未來。然而,只要你眼界還在,站在以廣汽豐田為代表的頭部合資企業角度去看,選擇忽略現實的殘酷終究是不可取的。

時代變化的速度太快了,就像沒人能預設到新能源產業會在短短几年間令世界調轉了方向,相信誰都不會在可以突圍而出的階段選擇放鬆。

守住傳統燃油車市場的基盤,全力跟上中國車企的步伐,看似是所有人公開的陽謀。實則,在發動市場份額保衛戰的同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期待以此構建出更高水平的強強合作,或許才是廣汽豐田這樣的頂流合資企業深耕於此的關鍵。

自我變革,刻不容緩

合資車企應該如何應對中國市場的快速轉變?近年來,對於這個話題,我想,沒有人會比日系車企更願意去回答。身在中國20多年,如今成長為業內頂流的它們,怎麼著也不會眼看著時代向前的輪盤將其拋下,而不為所動。

謹慎與慢熱,是人們對於它們的最初印象。可隨著中國市場不斷湧現出新的行業巨頭,比亞迪、理想、華為等勢頭強盛的企業,漸漸掌握了流量密碼和技術風口,這時,再說合資車企可以繼續沿著老路堅守住自己的陣地,顯然是有些牽強的。

好在,經過近兩年的市場研判和快速反應,一如廣汽豐田這樣的企業,倒是很清楚接下來該怎麼去做。

「未來三年,我們將以『用戶價值的極致追求』為中心,展開一場體制機制的自我革新,全力推進智電轉型變革,力爭實現用戶基盤超 1 千萬,新能源占比 20%,電動化滲透率 60%,鞏固合資新頭部實力,強勢開啟合資新篇章。」

是的,站在百萬產銷新起點,面向未來三年行業格局重構的關鍵時期,廣汽豐田終將以新體制、新產品迎戰智能化、電動化賽道,智電雙進階,旗艦再進化。

但從中,我們必須要理解的一點是,無論是否還有人高舉電動化的大旗,在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之間,在合資品牌和中國品牌之間製造對立,需求自我變革都是時代所向,並不存在誰逼迫誰的問題。簡言之,當行業變革成為常態,選擇同市場一起進化,是每一家合資車企審時度勢後做出的決定,更是對自我可持續發展給予支持的堅定舉措。

而在文大力的演講中,我們聽到了這麼一句話,「合資有底蘊,頭部更有未來。」與此同時,他還深刻解釋到,「舊的時代即將終結,新的時代正在到來。面對智電大變革,合資必須變。」

顯然,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變軌中,合資車企是不會坐以待斃的。大象轉身很難,但事實上,在恰當的時候進行自我變革,並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這也意味著,外界在看到所有中國車企都在奮力進行市場份額爭搶之餘,更要預見的是,中國車市發展的進程之所以時刻保持在正軌之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是那些歷經多次產業蛻變的合資公司,在自我覺醒中一次次維繫著。

而眼下,本屆廣州車展上,廣汽豐田將全新第九代凱美瑞的首秀放在中國,並亮相全新的純電車型,可見,從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帶去啟示,到賦能地區經濟,乃至緊跟中國市場進化的步伐而裂變,完全可以說,如今的廣汽豐田已經有了後合資時代該有的樣子。

所以,還是那句話,經過這麼多年的市場錘鍊,相對強勢的合資車企從不會像外界所說的那樣在躺平中度日。

第九代凱美瑞的到來也好,或是全新純電動車的發布,都將只是一個開始。隨著廣汽集團的新能源技術優勢和生態布局在廣汽豐田的體系中充分發揮出效力,以及豐田下一代電動化技術,包括全固態電池等顛覆式創新技術何時入華,逐漸提上日程,後合資時代會在廣汽豐田的領銜發力下,打開一個新的窗口。

重新認識廣汽豐田

不用多議,「後合資時代」的開啟,必然是一場圍繞技術大爆炸展開的話語權爭奪戰,是一段見證中國車企全面崛起走向世界的新篇章,自然也是所有固有合作再次共謀大計的一次試煉。

所以,當「內卷」成為整個中國向前發展的顯著特點,對於合資車企來說,加入戰局有著一定迫切性,但也需要認清現實加入更為具象的思考,從而完成中國故事的接力。

兩年前的今天,廣汽豐田於廣州車展上曾發布「全面高端化、全方位電動化、全領域科技化」三大戰略,而從那時起,廣汽豐在各個方面進行著相對應的自我變革。

我們從不否認,在整個合資矩陣被新興車企追趕的過程中,前者所遇到的挑戰總是前所未有的。

去年,廣汽豐田逆勢站上年銷百萬新台階,旗艦車型占比超 40%,電動化滲透率達 35%,智能化覆蓋率近 90%。這些數據的背後,仍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身影。

但與此同時,自進入2023年,車企聯合作戰的態勢愈加濃烈,還是給了所有人一個警醒。這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年代,事關未來的一切都需從長計議。或許,強強聯手不失為一個和市場對搏的好方法。

前文,我們很是篤定,合資車企完全可以為了自己的未來,在中國推行更多的全新戰略和計劃,變革已經是一個明確的主題。那這段特殊時期里,我想,包括廣汽豐田在內的合資公司其實也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對於變革,是否需要重新思量下如何與中國的企業進行聯動,一同重塑中國車市的未來。

「它是豐田的,也是廣汽的,更是廣汽豐田的;既是中國的,也將是世界的。」

當第九代凱美瑞在此次廣州車展上亮相之際,文大力看似打趣地給這款車下了個定義,事實上,恰恰是這樣的話語讓我們明白了何為廣汽豐田的新生:從過往單向輸出「拿來主義」的合資 1.0 時代,疊代到雙向賦能「融合共創」的合資 2.0 時代,構建高水平開放合作的新合資體系。

換句話說,在高質量發展中融入了對於中國市場特色的獨特思考,很難嗎?難!但在這個悄然啟幕的新階段,帶著「在中國,為中國」的初衷,廣汽豐田誓要將合資發展帶上一個新的高度,並非出於對現有市場份額的固守。細細一品,在這個後合資時代悄然拉開序幕的節點,廣汽豐田希望成為秉承高質量發展的「中國企業」中的典型。

此次車展,廣汽豐田發布了新能源品牌,公布了全新的概念車型,有著利用中國技術紅利,集全球標準、中國智慧與卓越品質之大成的一面,那往後,借著後合資時代的大門即將打開之勢,深諳此道的廣汽豐田,勢必可以打造出全球領先、最懂中國的新合資車。

「不走捷徑,就是最好的捷徑。」至此,以這屆廣汽車展為新的起點,我相信,從全面落實電動化轉型,到踐行後合資時代的中國方案,廣汽豐田接下來的每一步發展會為整個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帶去強勁動力與活力。

為了實現從「全球車,中國造」到「中國創,領全球」的轉變,廣汽豐田可以恰逢其時地調整方向,為汽車新時代提供嶄新的「中國方案」,那麼,隨著中國市場進一步以領先於全球的速度向上拓展,當屬新時代合資先鋒的廣汽豐田,足以用自己的方式,為整個合資陣營的進階培植出一套可供所有人參考的範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380f90554181f369b8d7638380d436e.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