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如何辨別痔瘡和直腸癌?

2019-08-29     肛腸外科蘇醫生

痔瘡與直腸癌都是發生在直腸末端的疾患,但是對於健康影響程度而言,無疑是直腸癌的影響較大,由於兩種疾病均有大便帶血的表現,容易讓患者判斷不清而影響到疾病的治療。

那麼,應該如何辨別痔瘡和直腸癌呢?

便血:痔瘡引發的便血多為大便擦傷患處而導致的出血,所以血液多為鮮紅色,無黏液存在,且一般是大便表面帶血。

而直腸癌由於是腫瘤本身表面破潰出血,且疾病位置較高,出血後易於大便混合,所以直腸癌便中會混雜有血液,血液多為暗紅色或果醬色,因直腸癌破壞直腸黏膜而產生黏液分泌,以及繼發局部感染流膿,便中可帶有黏液和膿液。

發病年齡:一般來說,無論什麼年齡階段,都有可能患上痔瘡,而對於直腸癌,多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

疾病的伴隨症狀:痔瘡便血多表現為無痛性、間歇性,有時還會有腫塊(靜脈團)從肛門脫出,腫塊質地軟,可推回肛門內。

若為直腸癌的話,則質地較硬,一般不會出現脫出肛門的情況,且在排便時會給患者帶來疼痛感。

更多肛腸健康知識,歡迎關注肛腸外科蘇醫生,如有需要,可到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進行挂號諮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zbxmm0BMH2_cNUgEW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