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和痔瘡都是肛周疾病。而肛瘺是肛門直腸瘺的簡稱,是發生在肛門直腸周圍的膿腫潰破或切口引流的後遺病變。
痔瘡則是直腸下端的肛墊出現了病理性肥大。根據發生部位的不同,痔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肛瘺,卻往往會誤認為是患上了痔瘡,這就容易失去對肛瘺進行治療的最佳時機。
所以,如何了解自身是患上了哪種肛門疾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肛瘺的主要表現有:
流膿:周期性發作,是肛瘺的主要症狀;
疼痛:瘺管通暢無炎症時常不感疼痛,只感覺局部發脹和不適,當膿液積存於管腔內引流不暢時,局部脹痛;
腫塊:可在肛緣觸及索條狀硬塊,按壓輕度疼痛;
瘙癢:由於膿液不斷刺激肛周皮膚,常感覺瘙癢;
全身症狀: 在急性炎症期和複雜性肛瘺反覆發作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複雜或者長期不愈時常有排便困難、貧血、身體消瘦、精神不振等症狀。
而痔瘡的主要表現有:
便血:可為無痛,間歇性,便秘或者使用刺激性食物後加重;
疼痛:單純性內痔可能無疼痛感有墜脹感,合併嵌頓、感染時可出現疼痛。外痔發生於肛門外部,患有外痔的情況下,如廁時有痛感;
瘙癢:外痔有時伴有瘙癢,瘙癢常由於痔的脫出而有黏性分泌物流出;
4度的內痔時可伴有齒狀線區粘膜糜爛,小血管裸露,肛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