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陪伴,才有心安
朋友參加完外公的葬禮後,給我講了一個故事。聽完,我倆一起哭了很久。
外公快過世的那些日子,胃口已經很差了,每天能吃下的東西少得可憐。
講話也開始囫圇了,只有外婆才能聽得懂他在說什麼。
有天外公特別想吃粥,於是外婆做好端來喂他。
外公半躺在床上,整整吃了一小碗,然後定定地看了外婆很久,輕輕說了句:「謝謝。」
外婆以為他說粥好喝,漫不經心回了句,「喜歡你就多吃點,回頭我再給你做。」
外公又說,「謝謝你一直陪著我。」
「年輕時,忙著生計東奔西跑,家裡的老人孩子,全靠你一個人。這麼多年,跟著我也沒享什麼福。」
「以前我總想,等退休了就好好陪你,沒曾想又得了病。你沒埋怨半句,20年如一日,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我。」
外婆早已淚流滿面,多次哽咽著說,「老頭子,你別講了。」
可外公說,「你不懂,我沒時間了。」
第二天,外公就去了。
外公去後,外婆無意中想起,外公那天喝的粥,自己竟忘記放糖了。
而外公生前是最不喜歡喝沒甜味的粥,想了想又哭了許久。
前來弔唁的親友安慰她,她抬頭說道,「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有他在,我什麼都不怕。我沒說謝謝他給我依靠,反而是他謝謝我。」
兩位老人早已習慣了彼此的陪伴。
這種陪伴,是心安。
我一直都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情話,不是「我愛你」,應該是「別怕,我陪你」。
我陪你把孤單變勇敢,陪你從兩個人到一個家庭,陪你從意氣風發到華發蒼顏。
陪你走過質疑,走過貧窮,走過失意,走過疾病,陪你經歷人生的一切。
有陪伴,才有希望
前不久,有媒體爆出車王舒馬赫已清醒的消息,迅速上了微博熱搜。
在遭遇滑雪事故近六年後,一直臥床昏迷,靠插管維持生命的舒馬赫終於有了意識!
在這之前,有醫生說過「舒馬赫醒來的幾率很小,極有可能成為植物人。」
可無論情況有多麼不樂觀,舒馬赫的妻子科琳娜,也從未想過要放棄,她咬著牙堅持著。
為了給丈夫提供更好的醫療條件,她變賣了過億家產,每天寸步不離守護在他病床前。
科琳娜說,「丈夫曾說我是他的守護女神,那麼我就要在離他最近的地方守護他。」
在她守候了6年之後,「幾乎不可能」的奇蹟真的發生了!
人們都說,是愛創造了奇蹟,倒不如說,是科琳娜的堅持和陪伴,才換來了生命的奇蹟。
是啊,我如此愛你,怎能輕易放棄?
這世間,誰都可以說句「我愛你」,但不是誰都可以做到「我一直都在」。
我想,這就是陪伴的意義吧。
因為有你的陪伴,我才能欣然享受繁華盛世,也能順利度過顛沛流離,能面對最糟糕的事故,也能找到最好的自己。
沒有陪伴,談什麼感情?
之前看過的一個短片。
一對原本很甜蜜的夫妻,卻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生活中,漸生疲憊。
丈夫認為自己對妻子已經沒什麼感情了,於是提出分開。
妻子思考了一晚,答應分開。
但希望丈夫答應自己:接下來的一個月,能滿足她的一些小條件。
丈夫雖然無法理解但還是答應了,畢竟熬過這30天,一切就都結束了。
但接下來,妻子沒有提什麼強人所難的條件,只是讓丈夫每天做些平常的小事:
出門前彼此抱一下;下班後儘量一起吃飯;吃完飯出去散散步;周末有時間出去約個會。
最開始,丈夫表現得扭扭捏捏,擁抱的動作很僵硬,吃飯時目光一觸碰到就收回,出去散個步快得像競跑……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每天重複這些簡單的動作中,丈夫由最開始的冷漠變得主動,主動擁抱、牽手、提議散步……
在這30天裡,他發現自己再一次感受到了,之前被他所忽略的關心和愛。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愛了,而是忘記了如何去愛,去陪伴。
很多男人覺得自己努力工作賺錢,給妻子更好的生活就是愛。
殊不知比起所謂物質,女人更在意的是一份安心的陪伴和無障礙的溝通。
就像三毛說的那樣:「沒有陪伴,談什麼感情?」
陪伴,其實很簡單
楊絳在《我們仨》裡面寫道: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
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
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陪伴。
因為有了陪伴,就如楊絳說的那般,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很快樂。
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過大大小小的紀念日,男女搭配一起做家務……
這個世界上,本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的感情,更多的不過是彼此相愛。
然後在餘下的歲月里,相互陪伴,互相扶持,打理好生活的柴米油鹽,品味兩個人的細水長流。
最好的陪伴,都是因為用心。
希望你也能遇見那個願意為你用心,願意陪伴著你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WPG7m4BMH2_cNUgcr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