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治癒者還會再次被感染嗎?他們的抗體能治療病毒嗎?

2020-02-06     尋醫問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僅牽動了億萬國人的心也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只有10-20%的感染者會有嚴重的病症,最終該病毒會威脅到1-2%病人的生命。從2020年2月2的最新數據看目前確診病例有17238例,治癒475例,死亡361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式被批准的特效藥用於該病毒。說到這,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就產生了:什麼不利用治癒的人的血清來治療該病毒?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為什麼治癒人的血清不能直接用於疾病治療。

抗蛇毒血清並不是來自毒蛇

當有人因受毒蛇攻擊而中毒時,我們可以給受傷的人注射相應的抗蛇毒血清來快速治療病人。我想多數人都是受到這個例子的啟發才會提出「為什麼不用治癒者的血清來治療新型冠狀病毒?」這個問題的。但是我想多數人都認為抗蛇毒血清是來自相應的毒蛇吧?聽起來好像理所當然,但這卻是完全錯誤的,抗蛇毒血清病不是毒蛇的血清。實際上,抗蛇毒血清通常是由供體動物(如馬或羊)產生的。供體動物被一種或多種毒液的非致死劑量超免疫以產生中和抗體反應。然後,每隔一段時間,採集供體動物的血液,從血液中純化中和抗體,產生抗蛇毒血清。其中主要的原因有兩方面:其一是毒蛇太少,其血液中相應抗體濃度也不高,所以不能直接用毒蛇血清;其二是,大型供體動物,通過多次免疫後才能產生足夠量的抗體,經純化後才能由於治療。

B 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

抗體,又稱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稱為抗原)的反應而產生的一種保護性蛋白質。抗體識別並附著在抗原上,以便將其從體內清除。抗原包括各種病原體(如病毒)和有毒物質(如毒蛇毒液)等。

當外來物質進入人體時,免疫系統能夠將其識別為外來物質。因為抗原表面的分子與宿主自身的分子不同。為了消滅入侵者,免疫系統需要許多機制,包括最重要的抗體產生機制之一。抗體是由稱為B淋巴細胞(或B細胞)的白細胞產生的。當抗原與B細胞表面結合時,它刺激B細胞分裂並成熟為一群相同的細胞(稱為克隆擴張)。成熟的B細胞,稱為漿細胞,向血液和淋巴系統分泌大量的抗體。

初次和二次免疫反應

當一種抗原第一次接觸到免疫系統時,就產生了最初的免疫反應。在這段時間裡,免疫系統必須學會識別抗原,以及如何製造針對抗原的抗體,並最終產生記憶淋巴細胞。

當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等)暴露於同一抗原時,會發生第二次免疫反應。此時免疫記憶已經建立,免疫系統可以立即開始產生抗體。

初次免疫反應不僅慢(幾天到2周)而且產生的抗體量少,二次免疫反應不僅快(1到5天)而且產生大量的抗體。所以供體動物至少要經過2次免疫才能產生大量抗體,之後再通過純化才能得到能用於治療的抗體或血清。

如何才能生產出可以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或血清?

多克隆抗體的生產

從上面的討論我們知道,要產生出足夠量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或血清,我們首先要生產出足夠量的病毒(或病毒蛋白),然後用減毒病毒(或病毒蛋白)反覆去感染供體動物(比如牛),之後再通過純化就能得到治療用抗體或血清。這種方法生產出的抗體並不是單一的抗體,而是很多識別不同病毒抗原的抗體混合物。

單克隆抗體的生產

單克隆抗體是由相同的免疫細胞製成的抗體,這些免疫細胞都是一個獨特的親本細胞的克隆體。單克隆抗體的產生與多克隆抗體的產生方式不同。當提供動物免疫反應被激活後,單克隆抗體的產生不需要收集血清,而是搜集產生抗體的B細胞。並且通過一系列方法使目標B淋巴細胞可以像癌細胞一樣無限生長,進而建立適合的B細胞克隆株用於抗體生產。這樣就可以在實驗室或工廠通過不依賴於供體動物的方式生產大量的治療用抗體。

總結起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者的血清是不能直接用於治療的,因為其體內特異性抗體的含量太低。治療用抗體或血清的生產是一個非常複雜和耗時的過程,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才能生產出足夠用於動物或臨床試驗用的抗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KqtGHAB3uTiws8KoJ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