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一喝水就想尿,有人喝很多也沒尿意?是腎有問題?

2020-04-03     尋醫問藥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同樣都是喝水,且飲水量差不多,有的人喝完10多分鐘就想上廁所,有的人卻幾小時後也毫無尿意。這到底怎麼回事?真的是腎臟問題嗎?

一、喝水就排尿怎麼回事?

一喝水就想排尿的人,一般都存在「尿頻」的症狀,時不時就要上廁所,不論是工作開會還是外出遊玩,都提心弔膽的,很是影響生活。為什麼有些人就特別容易要排尿呢?

1.膀胱括約肌鬆弛

身體里的尿液是儲存在膀胱里的,膀胱的括約肌就像是人體水龍頭,幫助我們控制尿意,而像孕婦、產後婦女等因產道的損傷、盆底肌肉的鬆弛,更容易出現膀胱括約肌鬆弛的情況,難以控制尿意,易出現一喝水就想上廁所的現象,甚至尿失禁。

2.天生膀胱較小

膀胱的大小各有不同,一些人天生膀胱就比較小,存儲的尿液容量也就比較小了,加上本身體內就有尿液,再喝水,即使不多,也可能會出現想上廁所的現象。特別是在喝水喝得比較急的時候,就更加容易加快尿意的產生。

3.喝水、排尿習慣

有些人平時不習慣主動喝水,非要等到特別渴了才會去喝,時間久了膀胱也會適應缺水的環境。一旦有水分流入,膀胱突然受到刺激,產生尿意。

因此,平時還是要注意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能慢慢增加膀胱的儲尿量,改善一喝水就上廁所的情況。

4.血糖水平高

血糖水平較高的人,通常存在代謝障礙,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減弱,尿液中的糖分就會增多,尿液也會增多,即使喝水不多,也容易頻繁跑廁所。

此外,喝多了含糖飲料,尿意比喝白開水更強。

5.泌尿系統疾病

如果存在泌尿系統的感染、膀胱過度活動症或者泌尿系統相關的刺激性病變(尿道炎、尿道結石、膀胱結石等),都可能會造成排尿頻次增加或者排尿量增加等改變。

而與此同時還可能會伴隨排尿疼痛、尿色異常、腰痛等現象。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尿液相關的化驗檢查,並做泌尿系統的B超檢查進一步的評估,排除病變可能。

二、喝水多無尿意又是怎麼回事?

無尿意的人首先可能天生膀胱比較大,儲存的尿液多,排尿次數也就少。另外還有以下幾點原因造成喝水多無尿意的情況:

1.經常運動的人

經常運動的人,身體消耗能量、水分的速度都會比較快,水進入體內被代謝得較快,加上出汗等,也就沒什麼尿意。

2.處於極度缺水狀態

這時補充水分,腎小管會首先吸收大量水分,形成的尿液就比較少,所以喝了很多水,也可能難以有尿感。

3.有憋尿習慣

如果平時經常憋尿,膀胱的敏感度就會有所下降,即使喝很多水,身體也能適應,不會那麼快的產生尿意。

但憋尿並不是一個好習慣,若不及時排尿,尿液長時間的堆積在體內,毒素也會變多,會給膀胱、泌尿系統等帶來很大壓力,還容易影響排便。因此,要養成有尿及時排的好習慣。

4.疾病因素

能夠引起尿量減少的疾病其實並不少,比如心功能異常、腎臟功能下降、尿路堵塞等,所以發現總是喝水卻很少上廁所,身體還伴隨其它不適,建議還是到醫院檢查一下,儘早排除掉疾病的可能性。

三、夜尿次數多,就是腎虛?不一定喲

導致夜尿次數增多有如下原因數:

1、失眠所致,除了夜尿多,還有尿量少、總想尿等現象;

2、前列腺問題所致,除了夜尿多,還有尿急、尿不盡等現象;

3、腎虛引起的夜尿多就會伴隨尿量大(夜尿的量大於750毫升),漏尿、尿失禁、腰酸背痛、四肢畏冷、頭暈眼花等症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_I1SUHEBrZ4kL1ViVR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