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有街、有路、有巷,三者以「神秘」的方式命名,又以「神秘」的方式相連;沒有規律,沒有盡頭,就像宇宙。
我在玉林兜兜轉轉從陰天逛到天晴,每遇到一塊路牌就把它拍下來,最後將它們鋪在一起,看上去就像大家來找茬的文字遊戲。
更別提還有與玉林套餐一字之差,極其類似的玉潔、玉通系列。
玉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巷也會不經意間出現在你的某個「愛轉角」之後。
當然只在玉林兜兜轉轉並不能深刻理解什麼是玉林,於是我打開玉林地圖,從北到南開始仔細德閱讀。注意,不是看,是閱讀,只有精確控制好自己兩隻眼球聚焦的點位,才不會從幾十個橫縱交織的巷子裡迷失。
但是閱讀玉林地圖實在是比肩高考數學最後一道幾何大題難度的挑戰。於是我嘗試著把玉林的主幹道畫下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俗話又說:實踐出真知。雖然我已經在玉林饒過一大圈,但直到畫完第三版的玉林地圖之後,我才明白我之前了解的那點玉林,只不過是滄海中的一粟。
講道理,拿著這張地圖應該不會在玉林迷路了吧?呸!玉林才不給你講道理。
我研究了半天我迷路的原因,原來我的地圖少畫了玉林南街。哈哈哈哈哈……我要瘋遼。
在我要快要被地圖整瘋的時候。玉林小公園裡織毛線的婆婆告訴我:「真正的玉林,還惱火得很。」
我遇到的玉林土著,對錯綜複雜的玉林也發表了同樣的看法:
@菜市場老闆:「我在這兒二十年了,才大概能記住玉林的路。第一次來玉林那會是八幾年,就記得騎自行車從一環路往小巷巷裡繞,一直繞到人民南路去了……」
@清潔工爺爺:「經常有人走錯路,巷子太多了,一天問路的人多得很!」
@Maggie:「剛來的時候經常迷路,感覺每個院子都差不多,每個建築都差不多,每個布局都差不多。」
@winwin:「我那不叫迷路,我那叫散步。多走幾次就熟悉了,有些時候還會故意走不一樣的路看能到哪裡。反正怎麼走都能走回家。」
總結如下:玉林的路,真的惱火得很!!
在玉林,帶「北」的街道有三條:玉林北巷、玉林北街、玉林北路,帶「南」的街道有兩條:玉林南街、玉林南路,沒有玉林南巷,也沒有為什麼。
你可能覺得玉林南街往北延伸理所當然是玉林北街,但玉林不相信理所當然,玉林南街正對著玉林北巷,而玉林北街,它連著玉林五巷。
網友問:「玉林路的盡頭有什麼?」正確答案是玉林沒有玉林路,如果有,玉林路也沒有盡頭,玉林的每一條都路都沒有盡頭——比如玉林東路連著玉林西路,玉林北路連著玉林中路又連著玉林南路……
所以幾年前趙雷唱的那句「走到玉林路的盡頭」,我想八成是他在玉林走丟了。
但是,我還是想替趙雷辯解一句:「在玉林走丟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就算是正宗的成都人,憑空走到小酒館,也是一件堪比上青天的挑戰,更何況還是陰雨的晚上,手放在褲兜里,還不用導航。
想一想你在玉林小學,你打算到玉林小酒館的門口,短短750米,在導航上就是一個簡單的「Z」,從玉林中橫巷出發到玉林中路右轉,抵攏玉林東路和玉林西路的路口左轉。
在手機上看很簡單,但放下手機再走呢?你很有可能連玉林十巷都走不出去。
第一個右轉,你可能會轉到玉林八巷;第二個左轉,你可能轉到蓓蕾街、藍天路以及兩條連名字都沒有的小巷;更大的一個可能是你錯過了轉彎的機會,繼續直走。
而直走到下一個路口,你就已經來到了玉林北路,在玉林北巷、玉林北街的雙重精神干擾之下,想再原路走回去?不可能。
如果你選擇問路這條捷徑,那麼你八成會得到這樣的貼心回覆:「好像在那個方向哦,你走到分路再問一哈,越靠得近問越準確,現在給你說說不到位哈。」
如果你來過大榜的「秋日計劃」,那你肯定太熟悉處於玉林宇宙中央的玉林四巷了吧(拍拍胸脯值得驕傲,雖然只是熟悉玉林四巷)。
《前任3》結局一幕的「愛轉角」在這裡取景,大榜的小夥伴一介的車棚也在玉林四巷長久生根。
能夠找到隱藏地這麼深的小巷,我敢拍著胸脯向你保證,《前任3》的導演肯定是個成都人,更精確地說,是個資深的玉林用戶。
畢竟一個外來者,哪有機會找到玉林四巷這塊宇宙腹地中的腹地?把玉林四巷稱作「玉林菜市場派出所那裡」,是這些外來者最後的掙扎。
不過也就像玉林土著告訴我的:反正怎麼走都能走回家。玉林街道的極度複雜,也恰巧造成了玉林街道相互連通的格局——玉林的每一條街道都通向另一條街道,而這,就是玉林對外來者的無限仁慈了吧。
所以放心吧!你永遠不會在玉林迷路,你也永遠能走到你想去的地方……雖然你可能會走到倪家橋,一環二環,或者像菜市場老闆一樣走到人民南路。
等你真正走通玉林那天,再回首面對玉林的時候,我想你才能對玉林真正了解,並且還會得到最獨特的洞察,甚至會像蘇東坡那樣恍然感慨道:
「不識玉林真面目,只緣身在玉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