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屋邊的楓葉樹

2019-12-18     緣在信陽

我的老家坐落在商城縣南邊的一個小山村,那裡有我快樂的童年時光。那是一個山清水秀、祥和寧靜的小山村,村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停留在我的記憶里,揮之不去。但最讓我牽掛的卻是老家房子旁邊那棵高大的楓葉樹。


聽爺爺說,這棵楓葉樹在他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那時只有十幾米高,算一算,到現在已經有七八十年的樹齡了吧。每當秋天來臨,遠遠望去,楓樹葉火紅一片,煞是壯觀,像一把巨大的紅傘。在眾多已經凋零的樹木中,它顯得十分耀眼,這也許是秋天的最後一抹紅妝吧,讓人甚是賞心悅目。到了深秋,紅紅的楓樹葉隨風飄落,地上落下厚厚的一層,像一張紅紙。它見證了秋天的逝去,冬天的來臨。

還記得上小學時,每當我和小夥伴經過楓葉樹,都會爭先恐後的撿拾落下的紅楓葉,然後把它圍繞在一根木棍周圍,用線系好,看起來像極了一束鮮花,大家一起跑著、叫著、鬧著,便不覺時光匆匆。


小時候家裡比較窮,兄妹三人上學,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爸爸常年在外務工,一年難得回來一次。媽媽在農閒時采一些草藥換取點零花錢,屋邊的楓葉樹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為楓樹球也是一味中草藥材。有時放學回家沒事做,我就幫媽媽撿拾一些楓樹球,樹上的楓樹球黑壓壓的一片,每隔幾天就掉下許多,所以我每天都有事可做。楓葉樹總是不求回報,總能給我們家解一些燃眉之急。

周末的時候,我和弟弟經常爬上楓葉樹去掏鳥窩,有時會遇見喜鵲在枝頭上嘰嘰喳喳地叫,奶奶說:「喜鵲叫,好事到,不是有喜事,就是客人到。」每當聽見喜鵲叫的時候,我和弟弟就飛快地跑到楓葉樹下,伸頭向村口張望,等待可能到來的遠道之客們,雖然大多時候願望落空,但我倆依舊樂此不疲。


每當春天來臨,萬物甦醒,楓葉樹也不甘落後,努力的向世人展示它強大的生命力。光禿禿的樹幹上開始吐出嫩綠的新芽,遠看是看不見的,只有近處才能看得清楚。它最茂盛的時期應該是在夏天,在炎炎的夏日裡,它就像一把碩大的遮陽傘。勞動了一上午的人們紛紛聚集在楓葉樹下乘涼,大家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訴說著東家長西家短,在這棵楓葉樹下,留下了人們太多的歡笑聲。夏天夜晚來臨時,我們一家早早吃過晚飯,搬來幾把椅子在樹下納涼。爺爺最喜歡坐在樹下的那塊石頭上,貪婪的吸著他那根長長的旱煙袋,然後出神的看著山的那一邊。看著他那張因長期勞作而顯得飽經風霜的面孔,我想,此時的爺爺也許是懷念逝去的生活,亦或是嚮往外面的世界吧,畢竟他已經幾十年都沒有離開過這裡。奶奶也經常來到樹下坐坐,她喜歡給我講自己年輕時的故事。也許是奶奶年齡大了,她總是喜歡把一個故事重複好幾遍,我也不厭其煩地認真聽著,努力想像著當時的場景。每當這時,爺爺打斷奶奶的講話說:「還說那些陳年舊事幹啥啊,小孩子沒經歷過,他們不懂」。奶奶總是笑呵呵地說:「沒事兒跟孩子們嘮嘮嗑,讓他們多了解過去的艱苦與不易,好好珍惜眼下的生活啊......」爺爺沉默了,繼續看著遠方。有一次我很好奇地問爺爺:「您總是看著遠處,在想什麼呢?」爺爺伸手摸摸我的腦袋說:「我年齡大了,很久沒到外面去看看了,也不知道外面怎麼樣了?」我拉著爺爺的手說:「爺爺,等我長大了,買輛汽車,帶著您和奶奶到外面去看看,好不好?」爺爺嘆了口氣,撿起地上的一片楓葉,看了看說:「好是好,就怕到時我等不到了。」聽完這,我眼睛有些潮潮的,心裡也有點酸酸的,抬頭看著楓葉樹,心裡默念:「楓葉樹啊楓葉樹,我要你保佑爺爺健康長壽,也保佑我快快長大,我一定要帶著爺爺奶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呢!」


大學最後一個寒假快到的時候,媽媽打電話告訴我,爺爺病了,並且臥床不起,爺爺說他想臨走時再看我一眼。掛了電話,我的眼睛瞬間模糊了。期末考試結束後,我連夜坐車趕往家中,快到家門口時,只有那棵孤零零的楓葉樹在寒風中迎接我的歸來。到家裡時,爺爺已經奄奄一息,不能說話,但他知道我回來了。我緊緊握著爺爺的手,難過的眼淚一直往外流,我看見爺爺的眼眶也濕潤了。三天後,爺爺帶著無盡的遺憾和對人世的眷念離開了。我經常站在楓葉樹下,向它訴說著我心裡無言的悲傷。一天,奶奶給我送來一個布包,我顫抖著打開,看見很多層舊布包裹著一片紅紅的楓樹葉,我放聲大哭,心裡滿是遺憾和愧疚,這一枚小小的楓葉,寄託了爺爺太多的期望。撫摸著楓葉樹,我想,爺爺已經與楓葉樹融為一體,永遠地站在屋邊,無論我走多遠,飛多高,他都會默默地等著我歸來。


深秋時節里的楓樹葉 崔友俊 攝

今年春天,因為有事回了趟老家,又見到了那棵朝思暮想的楓葉樹,儘管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霜雨雪和歲月的摧殘,它仍然在努力地為春天增添一抹綠色。只是高大的樹幹顯得臃腫不堪,樹皮有許多地方脫落,有些樹幹已經爛掉,一根兒樹根裸露在泥土外面,看上去也是千瘡百孔,但樹頂卻是一片綠意盎然。我想,生活亦是如此,人的一生都是曲折的,每天都在為了生存而勞碌奔波,要經歷各種各樣的磨難,但每一次的磨難都會讓人回味,讓人覺得是劫後重生。但願我們能像楓葉樹一樣,永葆常青,待到花甲時,也能像爺爺奶奶一樣給子孫們講一講年輕時候的故事。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值班編輯丨孔令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Lc_HW8BMH2_cNUgR0kB.html





















鳴沙山下的夢

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