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 即將開學,關乎孩子命運,快來看看吧

2019-08-09     人生如夢LLH

2019年初,教育部便通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從2019年秋季 開學 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拋棄原有語文、歷史、政治教材,統一施行「部編版」教材。關係著孩子未來的命運的「教育大考」正在悄然改變,各位爸爸媽媽們快來看看吧!帶你走進「部編版」教材。

「大語文」橫空出世,語文已不止於「課堂」

溫儒敏 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

閱讀速度上,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題量,比去年增加了5%~8%。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所以,從孩子下個月入學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次的新教改前後醞釀了整整4年時間,經過了10多輪討論,才最終確定了下來。

今後的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也全部增加。閱讀、語文水平欠佳,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有的考生甚至連題都沒時間做完。

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提出「未來語文將成為中、高考殺器,高考要實現15%考生做不完卷子」。

部編版語文教材主要有以下改變:

1、選文強調四個標準: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具有時代性。與其它版比,課文總量減少了,但不等於教學總量減少。變化:減少漢語拼音難度,讓漢語拼音服務於識字教學。新教材一開始就是識字教學(5—6課),然後才學拼音。選文變化:經典課文又恢復了;「時文」減少;傳統文化篇目增加;革命傳統教育篇目占較大比重。

2、更加靈活的單元結構體例。分單元教學。小學低年級三個板塊—課文、識字寫字、拼音。教學中可以大致按照板塊順序進行,也可以穿插進行。

3、綜合性學習—往往在實際教學中有走過場之嫌,新教材次數有所減少,中心更加突出。口語教學表面上減少了,實際是分散了。漢語拼音教學可以相對集中完成,識字寫字教學和課文教學可以有更多的融合、重組。

4、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制。一年級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和學前銜接,引導讀書興趣。中高年級幾乎每單元都有「課外閱讀延伸」。初中加強了「名著選讀」,注重「一書一法」,學習讀書方法。建議:採用「1+X」辦法,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課外閱讀的文章,不用講,只要讀。

5、識字寫字教學更加講究科學性。漢語拼音注意兩點—要求不宜過高,無非就是識字的拐杖;要重視一年級的心理特點。

6、提高寫作教學的效果。寫作方法和技能訓練的設計編排照顧到教學順序,讓老師能夠落實,克服隨意性,也要注意到避免應試式的反覆操練。寫作課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簡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7.緊扣標準: 語文對識字的要求是:

1~2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

3~4年級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5~6年級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語文讀閱讀要求是:

1~2年級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3~4年級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5~6年級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7~9年級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於500字。背誦優秀詩文8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總之孩子的閱讀力將決定未來孩子語文的整體素養及成績。

決戰「大語文」,制勝法就是孩子提升「閱讀力」

以後的孩子如果只看教材,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

未來,閱讀是一切學科的最重要基礎,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愛閱讀,等同於自己的孩子放棄了所有學科。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講過:「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並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的創造,藉助詞去認識周圍世界的事物和現象,並且與此聯繫地認識詞本身的極其細膩的感情色彩。」這裡強調的也是孩子的閱讀能力。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語文是一門見效慢的學科,需要長時間投入才會看見變化,所以不妨讓孩子從現在開始提升孩子閱讀量,築高孩子人生的第一道閱讀台階,跨越「閱讀門檻」,實現孩子的閱讀自由!

暑假還有一段時間,開始閱讀吧!只要開始就不算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04VeGwBvvf6VcSZ2j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