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很不平凡,對很多家庭來說,既給了家人們一次難得的親密機會,又給家人們帶來磨難和考驗。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因為長時間待在一起,一方面可能會增進彼此的感情,一方面又可能會讓彼此感到厭倦。
特殊的假期不僅影響著人們的工作,也影響著學子們的學業安排,本來早就該公布的考研初試成績,也延後到了這兩天才陸續公布。相應地,考研國家線公布時間和各校組織的考研複試時間,都會往後延遲。不過從另一方面看,這正好給了一些考研生更多的複習準備時間。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憂,憂愁的不只是那些認為自己無法進入複試的考研生,還有一些,是有把握進入複試的考研生家人。
01
林先生的妻子今年參加了研究生考試,初試成績相當不錯,按照以往的情況,進入複試問題不大。這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但對林先生來講,他這根本就是一個災難。
林先生和他的妻子都是有工作的工薪階層,兩人結婚四年,有個兩歲多的孩子。車貸、房貸,以及養孩子所需要的費用,是一筆很大的支出。以他們兩人在當地只能算中等的薪資水平,收入只勉強夠支出,幾乎沒有什麼剩餘。林先生最大的擔心在於:如果妻子去讀研,就意味著要辭掉工作,這樣的話,不僅家庭少了一份收入,還要憑空多一份讀研經費支出,他個人是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經濟負擔的。
在讀研這件事上,兩人爭論過很長時間。林先生覺得,就算不考慮經濟問題,妻子讀研的成本也很大。首先,妻子讀研的學校不是名校,無助於改變「本科出身」;其次,妻子讀研的專業很一般,三年研究生讀出來,還不一定能在老家找到比現在這個工作更好的工作;第三,才兩歲多的孩子需要媽媽陪在身邊,妻子不能為讀研而丟下孩子。可林先生的妻子不在乎這些,她考研更多的考慮是為了實現自己的讀研夢,至於以後會什麼樣的,她似乎不太在乎。
近幾天林先生一直在勸妻子,不要去讀研了,好好把工作做好,一樣能過上好日子。但他妻子很倔強,說什麼都不肯聽,她認為沒有理想的日子,就是有再多的財富,也不會幸福。她還認為自己已經熬過了準備考研的那段最苦時間,眼看著就要成功,這時候選擇放棄,會後悔一輩子。
由於不能說服妻子,林先生很鬱悶,於是像往常一樣在朋友圈發了個動態:為讀研孩子都不要了,真沒良心。很快他就看到了妻子的回覆:你說話很不負責任。
知道妻子不高興,他馬上刪了那條動態,不過妻子還是連著發了好幾條私信過來指責他:「我從來沒說過不要孩子,你的想法真極端」,「你只考慮自己,從來都不考慮我的感受」,「我為夢想奮鬥,我在學業上努力,有什麼不對?難道就應該像你那樣,過著沒有理想、平庸的日子?」
林先生辯解了幾句,他妻子更是怒氣衝天,瘋狂地懟他:「你一個男人,連老婆孩子都養不起,還好意思對老婆提許多要求」,「當初選擇跟你結婚真是瞎了眼」。就這樣,兩人進入了冷戰。
02
按理說,家人在學業上有追求,且付出了相當的努力,是值得肯定和尊重的。作為一名考研生,林先生的妻子非常勤奮,她在實現理想的路上艱難地前進著,她不是不知道讀研之路布滿荊棘,她不是不知道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她不是不明白自己讀研可能會讓整個家面臨困境,但她無法克制自己對理想的渴望,無法讓自己前進的腳步停止。筆者相信,如果她的孩子看到自己有這樣一個勤奮不止的母親,一定會覺得很自豪,並會以母親為榜樣,在學業上孜孜求進。
但從林先生的立場看,他也沒有做錯什麼,他只是不希望妻子冒著風險去做一件未來毫不確定的事情,他說「妻子為讀研孩子都不要了,沒良心」,只是因為覺得妻子不在乎家庭、不在乎孩子,他是在發牢騷,不是在否定妻子的努力。
妻子把目光投向遠方,而他把目光放在當下,遠方和當下總是容易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是兩個人發生爭執的關鍵所在。我想,如果沒有辦法說服妻子,就應該盡全力支持妻子,這樣當妻子完成了學業,會感恩丈夫的付出。但如果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硬要把妻子「掰回來」,結果不僅不會如願,還會讓妻子對丈夫產生怨恨,以至於讓家庭關係產生裂痕。
不管怎麼說,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力,我們可以做全方位的溝通,卻沒必要做無謂的努力。換個角度想想,或許未來的美好就在不遠處,畢竟逐夢的一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