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蹲點派出所:原來一線民警是這麼個活法

2020-07-23     平安巴南

原標題:記者蹲點派出所:原來一線民警是這麼個活法

當我還是一名媒體編輯的時候,經常可以收到關於「警惕殺豬盤」、「破獲『裸聊敲詐』案件」、「名師指點,天天漲停」之類的投稿,簡短的字裡行間,讓騙局真相一覽無餘,也讓人覺得啼笑皆非,當時的感觸是——

「真的會有那麼傻的人嗎?」

7月中旬的杭州已經逐漸走出梅雨季節,三伏天的高溫讓人有些躁動,這是我第二次見到白天的派出所。

一進門,大廳里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像是個集貿市場。雖然是周六,依舊很多人來換身份證、辦理戶籍,還有一些糾紛的雙方當事人,看起來都氣鼓鼓的樣子,說起話來都硬邦邦的,空氣里始終瀰漫著一股火藥味兒。

這邊是因為停車費糾紛,小區物業和業主的愛恨糾纏;那邊是因為金手鐲丟失,飯館老闆和食客就監控視頻盲區問題開展「你有理還是我有理」的「大討論」;還夾雜著一個精神有些障礙的小姑娘,拉著新入警來學習的小民警哥哥說個不停,「我喜歡你,你長得好看,可是你們警察就是太窮了」,一句話引得周圍正在劍拔弩張的當事雙方都笑了場。

不僅僅是新聞,更是真實的社會

下午兩點左右,警鈴響起,轄區快捷酒店有一男子報警,稱被敲詐勒索。軍轉幹部出身的王警官接處警經驗非常豐富,告訴我說,「如果我沒猜錯,這可能是一起招嫖未遂被敲詐」的案件。懷揣著疑問和好奇,還夾雜一絲小小的八卦心理,我隨著王警官驅車趕到快捷酒店。

走進二樓拐角處的一個房間,當事男子三十歲左右,比較胖、一米七的個頭,普通話還算標準,不是本地人。我們三人進門後,讓他介紹情況。他好像有啥難言之隱,吞吞吐吐的表述中,我們聽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男」「單身」「專門來玩」「漫漫長夜」「附近的人」「找點刺激」「視頻」等等,要是單單去看這些詞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但是要是把這些詞串在一起,這就不是浪漫愛情故事了。原本屬於新聞稿件里見到的情節,這下活生生的現身說法。

男子來杭州旅遊,專門選擇一家距離西湖比較近的飯店住下,夜深人靜的時候,他默默打開了微信「附近的人」,只為百無聊賴打發時間,隨手加了一名暱稱為「小青」的年輕女性,之後兩人通過微信交談甚歡,相見恨晚。男子自稱,在他正在沐浴的時候,「小青」發來了視頻電話,他很糾結是接還是不接,在得到「小青」並不介意的許諾後,男子接通了他也說不清楚來自哪兒的視頻,一隻手洗澡,一隻手舉著手機,抬頭45°看天的方向,向對方展示著自己憨厚的笑臉、有力的臂膀、挺起的大肚腩以及若隱若現的關鍵部位……

此時的男子已經失去往日縱橫商場時候的理性與睿智,他現在的身份只有一個,「小青的小哥哥」,只是一場關於小哥哥的陰謀之網已經悄悄開始向他鋪開。

之後,「小青」的微信電腦版開始「不方便登錄」,小哥哥就加了「小青」的QQ號,依舊是「你儂我儂」,約好明天一起「執手游西湖」,「小哥哥要好好疼下小青妹妹」。就這樣,「小青」告訴男子自己是一名瑜伽老師,常常在一款APP上發視頻,並順手給了男子一個二維碼讓他下載,通過二維碼可以看她練瑜伽的視頻。

男子「鳳求凰」心切,「點擊」「下載」「安裝」等一頓操作像下載個「12306」購票軟體一樣順手。只是男子不知道,這個圖標婀娜多姿的APP已經悄悄的在男子手機植入木馬,手機通訊錄里的「單位老王」「老家四叔」「公司馬總」「鄰居二哥」等等已經被「小青」悉數掌握。這時候,裸露的不僅僅有男子的身體與靈魂,還有他一切的社會關係總和。

就在男子設想自己的美事之時,他接到了「小青」發來的語音電話,兩名男子要求其轉帳兩萬五千塊錢到達指定帳戶,不然就將他「辣眼睛」的照片發到自己親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的手機上。男子一開始不相信,當他點開自己的QQ看到暱稱為「小仙女」的「小青」轉過來的好多張自己「裸聊」截圖以及自己手機通訊錄截圖的時候,男子這時候應該體會到什麼叫「真刺激」。

回派出所的路上,男子一再追問,「我不給他們打錢,要是他們發我照片咋辦」,幾分鐘路程,男子不停的自言自語「這咋辦呢」,「到底咋辦呢」。

我坐在警車的副駕駛上,通過後視鏡看著這個憨態可掬又方寸大亂的男子,生氣又犯不著、好笑又不能笑,只有一種想法:原來這不是稿件里的文字,除了是新聞之外,這還是真實的世界。

「與其說派出所里啥事兒都有,

不如說啥事兒都找派出所」

「我就想問你,哪一寸土地是你們物業的,這些都是國家的,你們憑什麼架個欄杆就要收費,我就不交你能把我怎麼樣」。

一位中年男性,頭髮很短嗓門很大,穿著個拖鞋和大褲衩,站在小區門口和一群人爭吵。一輛非浙江本地牌照的私家車堵在停車杆前,因為老小區大門很窄,進進出出的人紛紛側身過去,嘴裡還用外人很難聽懂的南方話問候著堵門的短褲大爺,後面的車著急出門都罵罵咧咧地按著喇叭。

物業的負責人拿著一張A4紙蓋章的收費價格表給處警的民警看,堵門的大爺憤怒地重複著那句,「土地屬於國家,物業憑啥收費」,手裡飛揚著自己從網上下載的《物權法》條款,嗷嗷跳腳。在他眼裡,現在18塊錢的停車費已經不是錢的問題,是涉及到全體業主和物業管理的問題,是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制度合法性的問題,甚至上升到國家《物權法》執法尊嚴問題。

民警讓短褲大爺的愛人先把車挪開,將當事雙方帶回派出所繼續處理。短褲大爺說話自然底氣十足,滔滔不絕咄咄逼人。而物業大爺則一副「停車收費,天經地義」的樣子,一看倆人的「鬥牛」,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起衝突了。

我在現場挺為處警的民警捏把汗的,都說南方人溫和,可是現場一點沒有看出溫和的勁兒,倒是劍拔弩張,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樣子。看著有些歇斯底里的短褲大爺,我一時也不好作出判斷,只有一點,如果天天的工作環境都是面對這些事兒、這些人,那派出所民警的心理得有多強大啊。

短褲大爺到了派出所以後,更加賣力地數落物業公司的種種不是,停車難、收費貴、管理水平低、服務態度差,旁邊的物業大爺一句插不上,非常著急,臉紅脖子粗,「人吵架的時候喜歡說方言」,普通話表達不出特有的意思……

我暗自揣摩,就為了18塊錢的停車費這麼點小時,到派出所糾纏了一個多小時,犯得著麼?有這個時間,干點別的事兒不好麼?我把我的疑問說給了值班民警們聽,民警對我笑了笑,讓我覺得這個問題有些多餘。用一位上了歲數的民警的話說,「與其說派出所里啥事兒都有,不如說啥事兒都找派出所」。

除了打110報警,

還有上級指令、現場報警

寫下這個小標題,我認為自己又說了一句「廢話」。那是因為,從6歲上學開始到參加工作,我從來沒有報過警,除了辦理戶籍外,也幾乎沒去過派出所。參加工作以後,經常往返於各地公安機關,才開始了解這支隊伍。 這次在基層,才真正認識到,原來一線派出所民警是這麼個活法。

就在此時,上級公安機關來了一個指令,轄區一位女士瀏覽了某詐騙福彩網站,存在被詐騙的可能性,要求民警馬上趕往現場處理。途經半道,電話聯繫女子,她告知民警自己沒有在家,而是在自己的店裡。當民警提醒她注意防範詐騙時,她在電話那端露出了奇怪的口吻,「關你們什麼事兒!你們到底是不是真警察?」

而這頭的警察,在我看來,還真不像警察,更像是鄰居家的大哥在勸不懂事的鄰家小妹。

又過了一會兒,一個年輕小伙跑來求助,「工行門口有個大爺倒下了,好像是中風……」

上級指令:「轄區出現涉疫區車輛,請安排民警前去核查……」

「警察同志,你看這人天天發信息騷擾我,我實在受不了了……」

……

派出所的接警台,年輕的副所長正在為報案人做筆錄、新來的南森學警正在安撫精神障礙的小姑娘、剛處警回來的王警官已經大汗淋漓、接警台的角落整齊排滿了大家的對講機,聲音不時傳來指揮中心的調度指令。

熱鬧的派出所大廳里,人來人往,戶籍辦理、諮詢求助、報警投訴、糾紛調解……還有撞壞派出所停車位地鎖的女司機來交賠償金。

習慣了方寸之間的工作章法,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在派出所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我看到的是:調解物業糾紛是你、送醉酒男子回家是你、守衛這個城市萬家燈火的還是你……

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們的忙碌還在繼續,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安寧,青絲白髮,平凡且偉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Hkwe3MBiuFnsJQVwbh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