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大的殺手,不是方法不對,而是這兩個字

2020-05-27   柏柏育兒漫畫

原標題:教育最大的殺手,不是方法不對,而是這兩個字

經常聽到寶媽們吐槽孩子身上的問題,一籌莫展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我是不是方法不對?」「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符合我的期待呢?」「我應該好好學習育兒知識,找到好的育兒方法,多多實踐才行。」……

為了教育好孩子,焦慮的寶媽們沒有停止過對「教育方法」的探尋,然而方法對了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嗎?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無數高級知識分子,他們最大的苦惱卻是「沒有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不可否認,家長作為孩子的引導者,採取合適的教育方法很重要,但很多時候,方法對了,未必對孩子有效,這裡還有一個溝通的問題,你和孩子之間的信息通道是否通暢,孩子真的能接收到嗎?

回想一下,作為家長, 我們會在什麼時候說出讓孩子難以接受的話呢?一定我們心中被憤怒填滿的時候。我們為什麼會不開心?很多時候其實和孩子關係不大,那些憤怒或許來自我們工作的壓力,來自和身邊的配偶、朋友溝通不暢……畢竟,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如果找一個教育里最大的殺手,其實不是方法不對,而是情緒。

教育里父母的情緒,常常折射出教育的焦慮。很多時候,孩子身上的問題,根本就是很小的問題,但是在一個心中充滿怒火的家長眼裡,孩子的問題早就被放大了,而當家長在發泄自己的情緒時,他們早已忘了自己發火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沒有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家長無法穩定控制自己的情緒,請不要談教育,因為:

1、你生氣講的大道理,孩子聽不進去。

當你歇斯底里地衝著孩子說話時,孩子的聚焦點完全在於「媽媽生氣了」這件事,而不會關注問題本身。試想一下,如果孩子衝著你大吼,你會關注事情本身,還是關注孩子的情緒?肯定是後者吧,因為就事論事容易,涉及到情感方面,人總是很敏感的,尤其對女性朋友來說。

2、你的壞情緒,是親子關係的蛀蟲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低,因此親子關係也是有愛的。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對孩子有了一定的期待和要求,如果父母和孩子在溝通過程中無法保持穩定的情緒,那勢必會破壞親子關係,因為你的一聲聲咒罵,你的一個個厭惡的表情,甚至是狠下心動手打人的舉動……都會深深地因在孩子的腦海里,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變了,不再愛他了。

當親子關係一天天變壞,又得不到彌補的時候,父母再想靜下心來教育孩子,孩子估計連房門都不會給你開了,因為他們漸漸變成了大人,他們反抗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強。

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一項任務,而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只有父母修好了自己的內在,打通了自己的心路,活出了自己的價值,不變成情緒的奴隸,能學會愛、感知愛,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而這時,你會發現,教育好孩子哪有那麼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