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劃重點:暑假期間,別讓孩子養成這5個壞習慣

2020-08-06   柏柏育兒漫畫

原標題:班主任劃重點:暑假期間,別讓孩子養成這5個壞習慣

一朋友在朋友圈裡寫到:「晚上十一點回家,發現小區下竟然還有許多五六歲的孩子精神抖擻地跟著爸媽也剛回家,現在小孩都不用睡覺的嗎?我記得我們小時候不到八點就上床睡覺啦!」

不少寶媽在下面留言:「我家孩子也這麼遲睡。」「知道有這麼多孩子都跟我家孩子一樣晚睡,我就安心了。」

我曾問過我遲睡的女兒,為什麼那麼遲才肯睡覺,我女兒回答:「因為貪玩啊!」我問:「那這樣第二天就起不來啦!」我女兒金句再出:「所以要趁暑假時晚睡啊!」

好像沒啥破綻,挺有道理的。可實際上,這個問題是很值得家長們重視的,這些壞習慣最容易在暑假養成。

一、晚睡晚起。曾有研究表明,超過六成的學生晚睡晚起,帶動著的就是作息極度不規律:晚睡導致晚起,晚起導致早飯吃得晚,繼而中飯吃不下,下午就得吃零食,晚餐又吃不了多少,晚上遲睡,肚子餓就必定要吃夜宵。這一整圈下來,學習、休閒全都亂套了。

更嚴重的是,如果暑假一直是這樣的作息,孩子在開學時很難調整過來,勢必影響到開學初期。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制定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規律作息。

編輯

二、好吃懶做。很多老師都反映,大部分孩子放假歸來,精神狀態都不大好,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孩子在假期中好吃懶做,零食吃得多,運動做得少。不僅影響了孩子的食慾,讓孩子變胖,還會降低孩子的抵抗能力。

所以建議家長們在暑假裡,也要做到帶孩子定時做運動,家中儘量少備零食,讓孩子吃完正餐後才能適量地吃點零食。

三、為所欲為。暑假孩子在家中,家長要去上班,只能依賴老人幫忙看管,老人難免寵溺孩子,加上老人覺得「孩子上學那麼辛苦,放假就該好好放鬆下。」直接導致孩子變得脾氣見長。

教育孩子可不分是否為暑假期間,只要孩子犯錯了,做了錯事,家長都應該提出批評與教育,明確告訴孩子這種行為不對,不能讓孩子有空子可裝。

四、沉迷手機。我曾問上五年級的侄女:「你覺得電視好看嗎?」侄女回答:「不好看啊!手機才好玩。」為了玩手機,侄女趁奶奶睡覺時,偷偷從奶奶枕頭底下掏出手機來玩,等媽媽回到家了,就開始乖乖寫作業,讓媽媽無可挑剔。

以後孩子不存在「偷偷看電視」了,都是「偷偷玩手機」,與其經常因為玩手機責罵孩子,倒不如和孩子約法三章,在什麼時候可以玩,玩多久,都有個安排。

五、三心二意。家有兩個孩子,大寶最容易被小寶干擾,比如,大寶在看書,小寶在旁邊「搗亂」。即便家中只有一個小孩,孩子暑假期間誘惑太多,沒看幾分鐘書就想要看電視玩手機。

這樣導致孩子的專注力不足,即便在暑假,家長也要營造家中安靜的氛圍,給孩子獨處的空間安靜地完成自己的事情。

暑假期間,是孩子最容易養成壞習慣的時間,也是最容易糾正孩子壞習慣的時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