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頻繁上綜藝真相曝光:成年人的難堪,從缺錢開始

2020-08-20     港港有趣事

原標題:郎朗頻繁上綜藝真相曝光:成年人的難堪,從缺錢開始

今年,在很多綜藝節目中總能看到郎朗的身影,就連妻子吉娜也跟著頻繁露面。

於是,有網友質疑郎朗不務正業。

近日,郎朗在《青春環遊記》里坦誠回應:「今年真的是很難,我大概有80多場音樂會全部取消。」

因為疫情持續時間太長,而且很多地區都不支持線下開音樂會,因此郎朗準備了好幾年的80多場音樂會全部取消了。

同時他還透露,自己之前因為胳膊發炎受傷,好不容易等到休養結束,整裝待發,卻沒想到被一場疫情打得措手不及。

這番話戳穿成年人世界的真相:成年人的難堪,是缺錢害的,而成年人快樂和自由的底氣,只能是自己給的。

亦舒說:「面子是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用的東西。當你越是在意它,它就會越發沉重,越發讓你寸步難行。」

其實在生存面前,面子一文不值。

越是怕失去臉面而死撐的人,越容易失去尊嚴。

人到中年,十有九難。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江湖熱血快意恩仇,只剩下為生活而疲於奔波。

房租、貸款、孩子的學費,父母的贍養費,每一項都是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

勤勤懇懇工作、腳踏實地賺錢,才是務實的中年人應做的選擇。

人到中年,把面子戒了吧

深夜,同事發了一條朋友圈:

「三十歲以後,你的基本形象,是靠人民幣和自律來維持,這不是雞湯,這是現實。」

這也是她真實的生活寫照,10年前,她到報社實習時,還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乳臭未乾的黃毛丫頭。

起初,她這樣「耿直」的性格並不討喜,後來得知從她出生起,父母一直在鬧離婚,而她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渾身是「刺」成了她的鎧甲。

為了得到安全感,她決意嫁給了一名軍人,她說覺得他能保護得了國家,就能保護得了小小的她。

可聚少離多的婚後生活,讓她嘗到太多的苦頭,自己一個人裝修,路痴的她逛遍了長春大街小巷,如燕子銜泥一般,往家裡搬運裝修材料。

她一直記得《喜寶》中的一句話:「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

可人到中年,這些都成了奢侈品,睜眼閉眼都是那個幾近崩潰的自己在堅守著殘酷的生活。

她不敢換工作、不敢生孩子,不敢哭不敢脆弱,她說壓力面前,任何的眼淚都是廉價的。

踟躕不前者,寸步難行;

砥礪奮進者,絕處逢生。

只有挺過崩潰,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這不僅讓我想到熱播劇《三十而已》中,有一個話題頗有意思:當眾脫衣服的王漫妮,是解氣,還是傻?

許多網友大呼看得過癮,認為這種行為乾得好,直懟渣男。

可是換個角度來看,一個30歲的女人在公眾場合,當眾脫衣,只為了證明自己不圖錢,你不覺得悲涼嗎?

作家甘北說:「很多時候,弱者表現的體面,都是為了隱藏真實的懦弱。」

大多情況下,一個人越是缺少什麼,往往就越在意什麼。

因為沒有金錢,沒有背景,自尊心要強的,只能通過脫衣這種無奈的舉動,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自己尊嚴、體面。

這其中的滋味,何來的爽啊?

正如有人說:30歲,該祛魅了,努力活出個樣子。不要動不動就想退路,活著,就是一條不歸路。

就像劇中,在商場裡,王太太看著顧佳的背影說:「這個女人有多狠啊,不是看她能蹦多高,而是看她能蹲多低。」

那些你昨日最大的痛楚,都會造就你明日最大的力量。

無謂的面子,不要也罷

很早以前,森林裡的鳥兒都不會唱歌。

直到有一天,從很遠的地方飛來了一隻很會唱歌的雲雀,她的歌聲感動了森林裡所有的鳥。

所有的鳥一致要求雲雀教她們唱歌。

第一天,雲雀首先教音符,她教一聲,大家就唱一聲。

教了一會,雲雀為了檢驗學習情況,讓大家單獨試唱。

第一個點的是烏鴉,烏鴉扭扭捏捏地站了起來,不好意思地低聲發出了聲音。

因為她的羞澀,發出的音符走了調,大家哄堂大笑,這一來烏鴉更害羞了。

雲雀制止了大家的笑,為了更準確地糾正烏鴉的發音,她請烏鴉大聲再唱一遍,烏鴉卻想:「這不是存心丟我的面子嗎?我才不願再丟醜呢。」

她一聲也不吭,忿惱地飛走了,從此再也不接受雲雀的邀請。

雲雀後來又讓其他的鳥來唱,其他好多的鳥在最初幾次發音也走了調,但那些鳥兒卻沒有飛走,而是總結經驗,耐心地學了下去。

後來,森林裡其他的鳥兒都學會了唱歌,唯獨烏鴉到現在還不會唱歌,偶爾叫喊幾聲仍然是當初走調的聲音。

是啊,就是因為烏鴉太好面子,怕別人嘲笑,放棄了學習唱歌的機會,最終落得個不會唱歌的結局。

我們現實生活中也絲毫不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會讓自己活得很累。

正如有人說的那樣: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要臉」,活得越精彩;

層次越低的人,越「好面子」,活得越糟糕。

深以為然。

莫泊桑在小說《項鍊》中,講過一個關於「面子」的故事。

女主人生活在普通家庭,卻非常熱衷於參加上流社會舉辦的宴會。

沒錢買撐得住場面的服裝和首飾,她就想辦法找朋友借,有次宴會結束後,她發現借來的鑽石項鍊不小心丟了……

為了還債,女主縮衣節食,做了整整10年的苦力才把債務還清。

本來,她可以憑藉正常收入過上安穩舒適的生活,但為了滿足自己的面子和慾望,她最終活生生把自己熬成窮苦人家中的粗暴婦人。

既可悲,又可憐。

其實,面子這個東西,有時候你越費盡心思去爭取和挽留,反而什麼都留不住。

當你放下面子為自己而活時,你會發現,生活原來可以如此輕鬆自在。

與其取悅別人而獲得尊重,不如認真過好自己的人生。

懂得放下面子的人,往往成了人生贏家。

里子遠比面子重要

網上曾有個問題:「為何越到中年,越發現自己的快樂在別人嘴上?」

有個高贊回答:「因為你太在乎自己的面子。」

不願意為了生活低頭的的人,終將會被生活折磨,死要面子活受罪,而這些罪還是自己找的。

成年人的世界,早就沒有面子可言,只有生存,所以,放下面子賺錢,才是成年人最該做的事。

最近,一則「80後千萬富翁破產攜9歲女兒賣冰粉」的新聞上了熱搜。

今年37歲的馮陽,是一家公司的老總,他怎麼也想不到,坐擁豪車豪宅和千萬身家的他,有一天會淪落到破產欠債的境地。

馮陽是那種有生意頭腦的人,早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嶄露頭角,利用為學生提供租自行車服務的機會,賺到創業的第一桶金。

之後他加入一家工程公司,做到項目經理的位置,並在機緣巧合之下,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一路順風順水,享受著歲月靜好的怡然自得。

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公司因財務問題爆雷了,還欠下了超千萬的債務,妻子也離他而去。

為了活下去,他帶著女兒輾轉多處擺攤賣冰粉。

馮陽說:「雖然我的冰粉不是最好吃的,但我只要做得乾淨、做得實在,我相信我女兒的歌聲也能吸引人,她喜歡唱歌,對她也是一種鍛鍊,從小磨練以後更堅強,現在辛苦十幾年,以後幸福幾十年。」

看上去已經陷入絕境的馮陽,並沒有失去信心,而是放下曾經的自尊與體面,愈挫越勇,保持著東山再起的鬥志。

就連大詩人蘇軾也曾感嘆: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人活著都知道「樹要皮,人要臉」,但是你更要懂得,面子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掙來的,面子不是活在別人的眼光里,而是自己感覺到的溫暖和幸福。

真正有面子的人,努力賺錢,堅持善良,敢於面對自己。

真正有面子的人,堂堂正正做人,無愧於心,無愧天地。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面子是最不值錢的東西,放下面子,你才能獲得迅速的成長。

不得不承認,成年人的面子有時候就像一張紙,一戳就破。

他們怕四處碰壁,而不去找工作;

怕被人看不起,而吹噓自己的能力;

怕被人嘲笑,而不敢不恥下問。

也許你的人生起點比別人低,也許你的運氣也沒那麼好,但是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比其他人更能吃苦、更有耐心折騰、更不懼失敗。

成年人的難堪,是缺錢害的。

成年人的體面,都是自己給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_S6DHQBd8y1i3sJyd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