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寶寶的人生第一餐,母乳能給寶寶的身體提供熱量,也能促進寶寶腦部發育,是最天然也是最健康的食物。
但是當寶寶到了一歲,就不適合再吃母乳了。這時候,母乳中的營養已經不足以維持寶寶的正常生長,而且長期的母乳對媽媽的乳腺和身體多個器官都有不良的影響。
媽媽給寶寶斷奶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媽媽和寶寶都要經歷身體和精神的考驗,如果斷奶的方法不正確,還會讓寶寶抗拒奶瓶,無法順利斷奶。
一、寶寶斷奶困難,不吃奶瓶,可能是方法不正確
1、塗抹刺激性物質讓寶寶產生恐懼心理
記得鄰居王姐在給寶寶斷奶的時候,會在自己的乳頭上塗抹一些辣椒水,她說這樣做的話,分泌出來的乳汁味道就會改變,孩子不喜歡那個味道,自然也就能斷奶了。
但是這個方法非但沒有成功,反而讓寶寶對乳汁一類的東西都產生了抗拒心理,甚至連奶瓶也不願意再碰。
2、母子分離讓寶寶情緒跌入低谷
表姐在給寶寶做斷奶訓練的時候,躲到了朋友家一個星期,表姐認為只要自己堅持不見寶寶,寶寶就能自然而然的斷奶。
但是這種方法卻讓表姐的孩子每天沉浸在思念媽媽的情緒中,不僅飢餓感使身體受到傷害,心理上也受到了巨大傷害。
幫助寶寶戒奶也要講求科學,寶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全家人的配合之下幫助寶寶戒掉母乳,使用奶瓶。
二、怎樣才能幫助寶寶順利斷奶,使用奶瓶
1、穿插使用奶瓶
寶媽可以逐漸減少給寶寶喂母乳的次數,並在這個期間穿插使用奶瓶,讓寶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可以制定一個七日斷奶計劃,喂母乳的次數在這七天裡有三次變為兩次,再變為一次,最後減少到零次,同時使用奶瓶的次數相對的增加。
一旦母乳的次數減少為零次,寶媽就不要再給寶寶復喂了,如果因為單純看著寶寶可憐而復喂一兩次,不僅會導致前面的努力前功盡棄,對寶寶的身體發育也會造成負面影響。
2、奶瓶裝母乳過渡
在斷母乳的初期,寶寶可能會不習慣其他奶製品的味道,這時候寶媽可以先將母乳裝在奶瓶內,給寶寶營造一種熟悉的感覺。
待寶寶逐漸熟悉和適應用奶瓶喝奶後,再將奶瓶中的母乳換成配方奶粉。
3、由熟悉的人來拿奶瓶
寶寶在斷母乳的過程中情緒會出現較大的波動,這時候分離式的教育反而會加重寶寶的心理負擔。在這這段時間裡,要儘量由媽媽本人或平時抱寶寶比較多的人拿著奶瓶給寶寶喂奶,以此來安撫寶寶的情緒。
寶寶斷奶是他們人生必經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雖然有些艱難,但是也能讓寶寶完成蛻變,收穫健康。幫助寶寶斷奶時,寶媽不要盲目的相信一些民間的偏方,要科學的斷奶,循序漸進的斷奶,讓寶寶遠離斷奶帶來的傷害,順利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互動話題:你是如何給孩子斷奶的,斷奶是否順利呢?歡迎分享。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育兒達人,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
國慶四胞胎老三柒凜要改名,給孩子起名把握2點,名字好聽又好記
9個月寶寶很挑食怎麼辦?寶媽這樣做輔食,寶寶愛吃又營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fQaDXQBd8y1i3sJBfU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