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豐富的咖啡術語無法讓咖啡變得更好喝,卻能讓你更容易與其他咖啡愛好者進行交流。
1、關於萃取
萃取:萃取兩字源於拉丁文,意思是把某物擠壓出來,或取得萃取物。在化學中,萃取指的是從原料咖啡豆里取得有價值的物質風味。
萃取不足:咖啡固體物萃取不足,產生輕弱的、乏味的香味。視覺上是快速大容量的提取,咖啡油是均勻的淺黃色。
萃取過度:過多咖啡固體物被萃取,產生強烈的、刺激的香味。
萃取時間:指的是咖啡粉與水接觸的時間,對好咖啡來說是很重要的變因,其他名詞如沖煮時間或浸泡時間,也是指萃取時間。
粉水比:指的是咖啡粉與水量的比例。為取得最佳的風味平衡,每一克咖啡粉與每一毫升的水都至關重要。
2、關於咖啡豆
咖啡櫻桃:咖啡樹的果實因為果皮顏色艷紅,形狀極似櫻桃而得名。
圓豆:咖啡果實在成長的過程中,裡面的一對種子中的某一顆發育特別好,而將另外一顆種子吃掉,使得應該是橢圓形的咖啡豆變成圓形。
象豆:體型比一般咖啡豆大,滋味通常平淡。
咖啡帶:通常指的是南、北回歸線中間的地帶,因為此一區域最適合種植咖啡。
陳年豆:將生豆在良好的狀況保存數年,培養出更深沉的風味。
精品咖啡:從種植、採收到處理方式都極其仔細的咖啡,杯測評分高於80分,有別於一般大量生產的咖啡。
阿拉比卡:咖啡品種,也是唯一有44條染色體的咖啡品種,品質佳但不易種植。為目前咖啡市場最主要的品種。
羅布斯塔:咖啡品種,產量大,品種種植無大要求,耐病,性強,風味一般,主要用途是製造即溶咖啡。
3、關於烘焙
銀皮:生豆表面的一層薄膜,通常烘焙時會脫落。
第一爆:咖啡豆烘焙過程中,溫度在190至200度時所產生的爆裂反應。持續爆1到2分鐘。
第二爆:咖啡豆烘焙過程中,溫度在220度左右時所產生的爆裂反應,爆裂聲音比第一爆小而且密集。
排氣反應:咖啡豆烘焙完成後,繼續排放二氧化碳的反應。
脫水:一般是指在170度以下的烘焙過程, 不同的烘焙器具所需的脫水時間不同, 但通常控制在5~8分鐘最佳, 視豆子含水量而訂。
滑行:這是最多烘焙初學者詢問的地方, 其實滑行動作就是降溫或關火利用鍋爐的溫度繼續烘烤豆子。
養豆:咖啡豆烘乾之後不立即飲用,保存數天讓排氣反應完成,使咖啡豆的風味完全成熟。
瑕疵豆:外型破碎、不正常或是有蟲蛀痕跡的生豆。
4、關於杯測
杯測:一種檢測咖啡品質的方式,基本上是把磨好的新鮮咖啡豆置於杯中,沖入熱水浸泡2分鐘後不經過濾 ,撥開咖啡粉並直接用小湯匙舀出來試暍。
酸度:酸度是咖啡的必備特徵,是咖啡在舌下邊緣和後齶產生的乾的感覺。
濕香氣:很難與風味分開。如果沒有嗅覺,我們的基本味覺就只是:甜、酸、咸和苦。
醇厚度:是咖啡在口中的感覺,即咖啡作用於舌頭產生的粘性、厚重和豐富度的感覺。
甜度:則是咖啡液體在口腔內保留下的甜味強度。
後味:是咖啡在口腔內品嘗並吐出後留下的風味和氣味。
風味:咖啡在口中的總體感覺。酸度、濕香氣和醇厚度都是風味的組成部分,平衡和均質才產生了我們的風味體驗。
圖文源自咖色啡岸(gh_7d49b34c1878),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