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來得太禿然的緣分,叫你和寶寶一起相約冬季脫髮…

2020-12-23     媽咪寶貝傳媒

原標題:有一種來得太禿然的緣分,叫你和寶寶一起相約冬季脫髮…

當你脫去厚重的外套,走進溫暖的客廳,剛想癱在沙發上,舒舒服服地賴一會兒,地上仿佛有什麼東西,正在默默地召喚著你…定睛一看,果真!果真是一根頭髮!

然後你準備蹲下身子,把這根頭髮撿起來,卻發現,旁邊,居然還有一根!然後還有另一根,然後還有還有另一根!!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當頭髮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我們,留下的,只有對著鏡子手拿蓬髮粉時的無奈唏噓和心痛。

如果你打開百度百科的脫髮詞條,會發現脫髮的多發人群主要集中在:男性,電腦工作者和壓力過大者身上。

??這裡面是不是還少了點兒什麼?說出來你肯定信,產後脫髮,也必需有姓名!產後的疲憊,營養不良和各種壓力,雖是主要原因,但卻讓媽媽們難逃其力。

好不容易擺脫了產後脫髮,小碎步跟上的,還有季節性脫髮…秋冬季作為季節性脫髮的高發時節,也是「恐脫」人群的壓力禁區。

正當你還在為自己的頭髮發愁時,禿然發現,嗯?怎麼寶寶的頭髮,好像也有點兒不太對勁呢?脫髮還…傳染嗎?

聽了別太驚訝

寶寶也是會脫髮的!

你知道嗎?脫髮的魔抓,即使抓到寶寶也不會溫柔放手… 寶寶在胎兒時期就已經長出胎毛了,隨著出生長大,體內激素的改變,也很容易出現脫髮的現象。

我們的頭髮生長,按照毛囊的生長周期分為:生長期,退行期和休止期。處在生長期和退行期的頭髮,一般是不容易脫落的,但當頭髮進入了休止期,就很容易掉落了。

有的寶寶可能會因為前庭功能發育或頭部濕疹,而經常習慣性地搖頭摩擦,這樣就會加速頭髮掉落,但這種現象是正常的,當舊頭髮脫落時,也會有新頭髮長出來,爸爸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

枕禿和斑禿

傻傻分不清楚?

寶寶頭部經常與枕頭摩擦,加上新陳代謝快容易出汗,就會容易出現枕禿。如果因為缺乏維生素D而引起佝僂病,也會有枕禿的表現,當然,這並不代表枕禿都和缺鈣有關。

斑禿是一種常見的脫髮症狀,屬於神經性脫髮,一般出現較大的神經起伏,如極度恐懼,興奮之後,可能會在頭部出現圓形斑片狀脫髮,脫髮處皮膚光滑,無任何炎症,但也會伴有頭屑和頭癢。

小朋友與成年人一樣,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問題,這種問題不應該因為他們年齡小,而被輕視不見。及時開導孩子,讓他們保持心情開朗,經常幫孩子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和營養供給,對斑禿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有研究表明,小兒斑禿與骨密度之間有著異常的關聯,血清鋅、鈣水平降低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也與小兒斑禿的發病有關。

頭皮雖有毛大衣

但也是皮呀!

頭部的真菌感染,以及甲狀腺疾病,都有可能造成頭髮掉落嚴重,頭髮稀疏乾枯。頭部皮膚雖然有頭髮保護,但也一樣是皮膚噢! 如果發現小朋友的頭皮出現了紅色的圓形病變,起疹子,掉頭髮等現象,一定要及時觀察,遵醫囑用藥,避免孩子經常用手抓撓,保持頭皮清潔。

儘量不要長時間地讓孩子扎住頭髮,或經常給孩子做拉扯性強的髮型。要知道,物理傷害的脫髮也是會影響深遠的,甚至對孩子的髮際線位置都會產生影響。

頭髮越剃長越好

真的有可能嗎?

頭髮是保護頭皮的「天然頭盔」,可以幫助我們的頭皮減少日曬及其他侵害。 頭髮的多少和毛囊有關,毛囊在准媽媽孕22周左右時,就已經全部發育完成了。所以無論是小朋友還是大人,頭髮是永遠不會越剃越多的!寶寶的頭皮比成年人的更嬌嫩,剃得越短,對頭皮傷害越大,而且這種毛囊損傷是肉眼無法看到的。

用柔軟舒適的豎子經常為孩子梳頭,或是每天按摩頭皮,大量出汗後做好清潔,選刺激性小的洗髮水,儘量不用吹風機,才是養護頭皮的王道噢!

完美好頭髮

能靠吃出來嗎?

與其說好頭髮可以靠吃出來,倒不如把問題反過來看,當你每天營養攝入充足時,不僅頭髮,全身的各個部位都會有如神助。

人在營養不良時,也會很容易脫髮,尤其是比較偏食的小朋友,更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對於容易掉頭髮的小朋友來說,要著重注意補充三大類食物:

01

含鐵豐富的食物

如黑豆,帶魚,蝦,菠菜等。

02

含豐富植物蛋白的食物

如大豆,花生,西蘭花,蘑菇等。

03

含有豐富維生素E的食物

如瘦肉,乳製品,柑橘類食物,獼猴桃等。

另外對於我們上面提到的季節性脫髮,通常主要是因為天冷之後氣候乾燥,皮膚粘膜水分加速蒸發,導致皮脂腺分泌減少引起的毛髮乾枯及脫落,爸爸媽媽們也不用太緊張啦~做好出汗後的頭皮清潔,經常按摩,都對季節性脫髮很有幫助。如果經常會覺得頭皮癢,還可以在某寶買到頭皮頭癢專門的滋潤液,不過,如果你頭癢和頭屑很嚴重,建議還是要先去皮膚科檢查,不要輕易自行用藥。總之,祝願我們在新的一年裡都發發發!告別禿然吧!

內容參考來自:知乎,百度,谷歌,微博

圖片來自:Bing.com,Google.co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8cSlnYBetPpsA5IPA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