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優秀當防禦

2019-10-23     江蘇莫愁雜誌社

溫暖 美好 獨立

優秀可以是一種習慣,但千萬別讓它成為防禦。

——莫愁大觀園

1

記得有一次幾個心理學界的朋友吃飯聊天,席間一個姑娘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姑娘長得楚楚動人,論內涵,她在學術上的修養讓許多老一輩的先生們都會讚嘆,跟這樣一個討人喜歡的姑娘在一起,大家自然會說到她的優秀,說到對她的喜歡。

可是,她卻無奈地搖搖頭,只說了句「如果優秀成了一種防禦……」。

她沒有再多說下去,大家也就沒再深談,畢竟都是心理諮詢師,大家都知道「防禦」兩個字後面有多少痛苦。

2

所謂防禦,是指防禦機制,是精神分析學派用語。個人在精神受干擾時用以避開干擾,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機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在日常生活中,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會遇上各種各樣難以應對的情緒,為了防止這些情緒把自己搞得太難受,於是就發展出了一些方式阻止自己體驗到那些情感。

比如當一個孩子覺得不被父母所愛時,他可能會在內心做一些處理,讓自己感覺根本不需要父母,從而避免感受到父母不愛自己的絕望和恐懼。

換言之,就是用一種自己可以接受和應對的方式去阻止自己感受到不能接受的內容。

所以,當優秀成為一種防禦的時候,優秀的背後,是有很多試圖迴避的痛苦的。

對於優秀,每個人都心存期待,但對於某些人來講,對優秀的追逐,就像穿上了紅舞鞋,沒有辦法讓自己停下來。

在他的世界裡,不管已經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他都不能讓自己快樂,因為他的內心有個洞,只要那個洞存在,他讓自己感受到的就永遠是空虛和恐懼,以及對自己的不滿意。

他害怕自己還不夠優秀,害怕因為不夠優秀而帶來的危險,而這個危險是存在他自己內心的,所以不管他走到哪裡,這個危險都會跟著他。

於是他加倍努力,讓自己用優秀來抵擋這些危險,可是他做不到,因為那些危險是他自己在內心幻化出來的,如果他自己不做出改變,這些危險在他的內心會無限制地膨脹,這又如何能抵擋得了呢?

3

那麼,這些危險是怎麼產生的呢?

首先,在我們的文化根基里,對優秀就有強烈的要求。

一個人被接受和認可的途徑是功成名就,不管有多少人努力推廣「把孩子培養成普通而幸福的人」這樣的理念,即便是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是讓孩子幸福生活的重要渠道,但這些被大眾真正接受起來是有困難的。

因為真要做一個普通人的話,就意味著未來的生活可能沒有保障,除非你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根本不必考慮將來的生存、養老、醫療等問題,否則的話,不夠優秀,可能就意味著社會競爭失利,就要被淘汰出相對平穩的生活。

所以,優秀其實成為了自保的途徑,為了不可知和不可控的未來,不得不努力讓自己更優秀一些。

其次,對於優秀的期待,可能來自父母的高期望值。

有的父母會將自己未完成的人生目標轉嫁到孩子身上,自己沒有讀過名牌大學,就希望孩子能在學業上出人頭地;

自己在工作上不得志,就期待孩子有一天可以有職有權等。

若孩子達不到父母期待的樣子,可能會使父母變得非常焦慮,這些焦慮自然會被孩子捕捉到,而孩子對父母強烈的依戀,會促使孩子非常效忠父母,為了讓父母滿意,孩子對自己的期待也就會變得越來越高。

第三,在大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可能會無意中捕捉到父母對於優秀的孩子會更好一些。

於是,兄弟姐妹之間為了競爭父母之愛,孩子也會讓自己努力優秀起來,從而保證自己獲得更多來自父母的肯定和接納。

因為對於孩子來講,獲得足夠的父母之愛,是他可以安全生存下去的保障。

第四,當一個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缺少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如此他就無法確定自己是被愛的被接納的,所以他需要藉助於外在的可見的內容來保證自己是有價值的,所以他就對美麗和成功有更多的渴望,優秀也就成為他感受自己存在的重要方式。

而一個孩子對自己的解讀,來自他成長早期與母親的互動,當他在與媽媽共處的過程中,感受到媽媽是滿足自己的,於是他就會將自己感受為好的,被愛的孩子,媽媽就被他感受為好的媽媽;

當媽媽不能及時滿足和回應他時,他會感受到挫敗感,感受到媽媽是壞的,同時為了讓這個壞的感覺對自己沒有那麼強烈的傷害,他在內心也會做一些轉換,會將自己感受為不夠好,所以媽媽才不能那麼滿足他。

所以,當一個孩子在成長中感受到太多挫敗性體驗時,他也會將自己感受為不夠好的。

為了吸引媽媽,他可能會讓自己朝向優秀的方向做更多的努力,來抵禦他內心那個「我不夠好,就會不被喜歡」的恐懼。

當一個人不斷要求自己優秀,從而抵禦虛弱感時,他也會對自己變得非常苛刻,會不斷要求自己處處完美,從而抵禦對失敗的恐懼,他們會不斷為自己安排難以完成的任務。

當他們克服千難萬難,終於完成某個任務時,依然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

因為他們內心的不安全感,他們自我中否定自己的部分會跑出來挑剔他們,不管怎麼樣,都會對自己不滿意,就像他曾經感受過的重要客體對他的態度,因為他從來沒有確認過自己是被愛的。

所以,他也沒能力愛自己,他更熟悉的是攻擊自己,否認自己,然後不斷試圖抓住更多的優秀。

4

所以,當優秀成為一種防禦時,我們就無從體驗成功的樂趣了,而淪為了成功的奴隸。

要將自己從這樣的痛苦中解放出來,其實還是要回到一開始講到的話題:讓自己成為普通人。

普通人的含義,並不是要讓自己平庸,而是讓自己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並與自己本來的樣子友好相處。

王雪岩: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編輯:葉 心

審核:黃妍虹

莫愁大觀園

微信號:mochouzazhi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uoW_m0BMH2_cNUgsU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