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家長智慧課堂 | 期末考試,孩子得了59分,原來他錯過了最關鍵的這一點

2020-01-20     江蘇莫愁雜誌社

期末考試常常讓很多學生、家長頭疼,甚至有的孩子考了59分。本期莫愁家長智慧課堂特邀江蘇省特級教師顧文艷,帶來一場關於期末考試的「攻略寶典」。

本期莫愁家長智慧課堂有完整錄音

孩子給我的思考

我是一位小學老師,也是一位家長,我的孩子目前在北京大學讀大二。先和各位家長分享一個關於我孩子的小故事。兒子上小學二年級那年,中秋節和國慶節連放,一共8天假期。放假前,他們完成了一次小測試。假期結束的那天清晨,兒子突然問我:「媽媽,我不知道這次測試能不能拿滿分。」我很驚訝:「難道這8天你一直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嗎?」

每一個孩子面對考試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焦慮,今天我將從明確複習重點、講究複習技巧、調整應考心態、做好考後溝通四個方面和學生、家長們進行交流。

明確複習重點

每一科的複習重點不同。複習語文時,要掌握每一課的生字詞以及要背誦的古詩文。複習數學,在明確概念的基礎上,多做一些例題。複習英語,要牢牢掌握單詞和語法知識。

拋開教材,大量做題並不科學,只能作為一種輔助學習的方式。每個孩子知識的薄弱點各不相同,平時可以準備一本錯題集,將錯題分類,複習時重點攻克。

講究複習技巧

注意合理分配複習時間,例如清晨適合背誦,晚上適合做習題。以背誦為例,有的孩子喜歡默默背誦,有的孩子喜歡大聲朗讀,還有的孩子喜歡拿筆邊寫邊畫邊背誦,關鍵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背誦累了不妨試試做數學題,交叉複習可以有效緩解疲勞。此外還要注意查漏補缺,把知識漏洞找出來,根據實際情況重點複習。

調整應考心態

曾經,我的孩子也很害怕考試。我教導他,將平時每次作業都當作考試般認真對待,而在考試的時候就當作是一次作業。考試的意義在於檢查這一學期的學習成果,並不會影響人生之路。適度的緊張可以轉變為學習的動力,但過度緊張則變成了焦慮。跑步鍛鍊、聽放鬆的音樂、讀一本有趣的書都可以緩解焦慮情緒。從應試的角度來說,學生們第一要仔細審題,第二要依次做題、保持卷面整潔,第三要認真檢查,反覆校對。

做好考後溝通

家長要理性對待分數。期末考試僅僅是一次考試,過高的要求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我的兒子小時候經常擔心自己考不到滿分或第一名。我告訴他:「第一名讓大家輪流得。只要你把考卷上的內容都弄懂了,你就是滿分。」考卷上的100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但把試卷上的錯題真正弄懂,這樣的100分很多孩子都可以做到。考試的目的不是為了爭第一,而是查漏補缺。只有一直保持學習的興趣,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問答環節

問:顧老師,您好。我的孩子正在上小學,平時語文老師布置的作業較多,尤其是一些抄寫作業,他為了早點完成,總是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急急忙忙地做。現在他不管做什麼作業都靜不下心來,錯誤百出。這種情況該怎麼補救呢?

答:如果抄寫的這部分知識孩子已經完全掌握,您不妨與老師溝通一下。可否針對孩子的情況布置一些其他的個性化作業,畢竟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不同。我想通情達理的老師都不會傷害孩子的學習興趣。

問:顧老師,您好。我是小學四年級學生。此前我做了很多閱讀理解,但分數並沒有提升很多,請問有什麼方法嗎?

答:做練習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典型的題目,有針對性的練習。要弄懂錯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如果默讀不能理解文章的含義,就出聲朗讀,同時把關鍵信息用筆劃出來。一篇文章最少讀三遍,第一遍了解文章大意,第二遍讀前先閱讀文後習題,看看有哪些要求,第三遍根據題目要求到文中尋找相關信息。

1

編輯:巴恬恬

校對:張秀格

審核:黃妍虹

莫愁大觀園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UdmxG8BjYh_GJGV_A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