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考生,都希望高考中遇到自己會做的題,甚至希望出題人能夠降低試卷的難度。
或許,有人認為卷面的難易程度,並不影響一個人在全省的排名,因此根本無關重要。
然而,他們卻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假如一個考生數學好,將其視為自己的提分科目,卻因為高考數學試卷難度太大,讓這樣的優勢沒有了,那麼很明顯這會對這位學子在全省的排名產生影響。
有這麼一位老師,參與過 2004年、2007年、2008年、2010年江蘇省高考數學卷的命題工作,而且因 「試題難度大」而被稱為「數學帝」,考生將他戲稱為「葛大爺」。
而因為試卷難度問題,這位老師也成為了許多學生吐槽的對象。
據考生反映,「數學帝」命題難度頗具特色,試卷難度較高、有很好區分度,考題會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然而,對於答題的考生來說, 更看重高考的成績,並不在意試題是否有多好的區分度,因此,那些年這位老師出的數學高考卷,引來不小的網絡風暴。即便是時至今日,提及這位老師,很多學子依然難以釋懷。
這位老師就是葛軍。
然而,江蘇高考數學難,有錯麼?
顯然,無論是高考數學題簡單,還是困難,都不該將其看成一種錯誤。作為考試,尤其是選拔性質的考試,就是要淘汰一部分,選擇出一部分人。因此, 只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這樣的考題,不應該受到指責。只是要注意的是作為一場考試,更應兼顧公平性,增加難度不該是某一科目,否則會帶來不公平。
所以,單從數學來說, 當年葛軍老師並沒有錯,只是在增加難度方面,少了其他科目的陪同。而多年來,很多學子的不解,讓這位老師也是備受爭議,更是承受了很多不該的指責。
「我是葛軍,就是大家說的所謂『愛出變態』高考題的那個葛軍。每當高考數學試題難,就要把我推出來『吊打』一番,說正是我出的題,超難,為難了廣大考生。我想說,這是一個怪現象(其實是一個大冤案)。」
2019年6月11日,葛軍在媒體平台上公開聲明,也為自己多年來,蒙受的委屈叫苦。
值得一提的是葛軍的數學水平確實不簡單,在1990年, 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比賽,第一次選擇了亞洲國家,選擇了中國的北京。
中國沒有任何舉辦這樣的國際比賽經驗,誰挑起這樣的重任?
這個任務搞不好不僅是個人背負罵名,還會給國家榮譽帶來影響。當時的人選上可以說是經過了太多選擇,因為誰都知道這份任務並不容易。
但是,最終葛軍接受了這個任務,他為了能夠完成這項艱巨任務,付出了無數個日日夜夜,設計考題與練習供集訓隊隊員學習。在那年7月12日, 葛軍帶領6名隊員,與來自54個國家的308名選手展開了數學方面的較量。最終,葛軍所帶團隊擊敗各國選手,奪得此次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冠軍,為中國人贏得了榮耀。
除此之外, 葛軍老師還參編教材與著作30多部,比如:《新編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輔導(高中)》、《奧數教程(初三)》、《數學教學論與數學教學改革》、《高中數學教材(部分)》等等。
無疑, 葛軍老師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和才幹,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曲高和寡。可惜,我們往往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都善於從個人的利益出發,才讓這樣的一位老師蒙受了多年的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