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區別是什麼?退休金和養老金可以同時領取嗎?

2020-03-17     靈壽普法

來源: 大律師網

導讀:養老金,就是社保里「五險」中的養老保險,也稱為「退休金」,屬於社會基礎保障。簡單來說,養老金是國家發給年老退休勞動者的基本生活費。那麼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區別是什麼?退休金和養老金可以同時領取嗎?

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區別是什麼?

  一、概念不同

  1、退休金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給貨幣形式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2、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二、資金渠道不同

  1、退休金一般都是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如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不含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單位)的退休待遇簡稱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費。

  2、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統稱為養老金。

  三、繳費方式不同

  1、退休金由單體或企業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繳費即可享受。

  2、社會養老保險費用一般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帳戶。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往往遵循統一的繳費準則。

  四、領取方式不同

  1、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後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後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後者指在職工退休後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2、社會養老保險金由政府部門機構統一發放,養老金的領取問題方面,對每個社會成員有統一的養老金領取規則,以重慶地區1996年後參加工作的人員為例,其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為社會統籌,即單位繳18%那部分匯入社會養老金的大池子裡;個人帳戶養老金則是個人繳8%的那部分的累積。它所提供的養老金往往是最為基礎性的保障,只能解決最為基本的溫飽問題。

退休金和養老金可以同時領取嗎?

  退休金和養老金是不可以同時領取的。因為在2014年以前,我國實行的是雙軌制,採取的是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

  機關事業單位給退休人員發放的通常叫退休金;而企業為退休職工發放的叫養老金。所以不可能一個人既領退休金又領養老金。

  而在2014年養老金並軌以後,退休金其實就是養老金,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所以也不可能一個人領兩份。

  事業退休養老金目前還在過渡階段,目前在政策實施後退休的事業單位人員,國家採取的是「中人標準」,也就是在發放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礎上,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不過對於在政策實施後才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來說,以後實行的就是「新人標準」了。

養老金怎麼計算?

  我們國家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一)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繳費指數,實際上就是指的我們每年的繳費檔次,比如按照60%、100%或300%。

  簡單來說,就是基礎養老金每按照60%、100%、300%基數繳費一年,分別可以領取0.8%、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能夠保持30年繳費檔次不變,基礎養老金分別可以領取24%、30%和60%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相同繳費年限下,繳費檔次越高、退休待遇越高。另外,就是社會平均工資。一般是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社會平均工資越高。

  (二)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帳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跟退休年齡有關,是全國統一制定的表格不過10多年來沒有變化。退休年齡越大,計發越數越小。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5dcXXEBrZ4kL1ViDa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