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找法網
現在城裡的房價越來越高,很多想要買房的朋友都難以負擔,但是在城裡打拚又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所以大家會把目光轉移到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低的安置房上面,那麼安置房出售需要注意哪些內容?
一、安置房買賣合同有效嗎
1、通常安置房買賣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買賣安置房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協議合法有效,對雙方均有法律約束力。
2、但是容易發生糾紛,因為房屋在幾年後的價值是升還是降都是個未知數,那麼房產證拿到後,如果賣主拒不過戶,你只能起訴到法院,要求法院判令對方過戶,所以,風險還是有的。約定的雙倍違約因為過高,一般會被法院認為是無效的。
購房者要對即將進行交易的房產進行必要的了解。這主要包括售房提供的房屋產權證是否屬實;房產面積多大;該房產用途是什麼;是還是居住,或是其他;該房產有沒有被司法機關和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
二、安置房買賣存在哪些風險
1、政策因素導致的風險
根據相關法規及政策規定,拆遷安置房屋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動遷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購的中低價商品房。此類房屋產權雖屬於個人,但在取得權的一定期限內不能上市交易。另一類是因房產開發等因素而動拆遷,動拆遷公司通過其他途徑安置或代為安置人購買的中低價位商品房。該類商品房和一般的商品房相比沒有什麼區別,屬於被安置人的私有財產,沒有轉讓期限的限制,可以自由上市交易。
2、價格因素導致的風險
目前拆遷安置房的買賣大多是在簽訂了拆遷安置協議但房子尚未交付的情況下轉讓買賣的。由於從訂立安置協議到房屋交付,中間間隔時間長、變化大,是價格不斷上漲,到交房時的價格可能相差近千元,拆遷戶認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失,因此拒絕交房,要求,終導致雙方的矛盾加劇,引起訴訟。
3、人的因素導致的風險
「共有人」是拆遷安置房買賣風險的製造者,他們找合同的漏洞逃避法律責任追求己方利益,或為合同的履行設置障礙。
三、安置房出售需要注意哪些內容
1、明確安置房的性質
對於安置房的買賣,一定要查明「五證」是否齊全。一般來說對已經竣工的安置房可以查詢其「五證」,或到房地產交易中心查詢房屋的產權資料等。不同類型的拆遷安置房,交易雙方承擔的交易風險有所不同。第一類動拆遷安置房,由於交易時間長,受市場因素的影響,往往買家需要承擔極大的法律風險。
2、辦理公證手續
辦理公證手續,是對於買賣安置房的一種保證,以免日收出現糾紛。如果是購買還沒定位的安置房風險就更大,買賣雙方雖然可以知道房屋大致的坐落位置,但無法確定建好後安置房的具體結構、朝向、小區環境等,辦理過戶等手續時間也會更長。因此在購買此類房產時,簽訂一份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買賣合同就顯得至關重要。
3、合同的內容要明確
買賣合同除了要具備一般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外,還需要對房屋的增購等費用的支付方式,遲延交房等都作出明確的約定。一般來說購置該類房屋,可以根據民法通則及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簽訂附條件的合同來保證買賣合同的有效性,並對具體細節作出明確約定以防合同相對方反悔,最好由專業房產律師進行指導。
以上就是關於「安置房出售需要注意哪些內容」等相關法律知識。因為很多安置房其實是沒有產證的,所以大家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否則是無法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