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脫單?竟然可以通過這個辦法

2019-09-26   聆雲心理

「表情包」是一種利用圖片來表示感情的方式,是在社交軟體活躍之後,形成的一種流行文化。

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北京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7)》,表情包入選2016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

表情包在我們的生活中的使用已經很很很流行了,讓人印象尤為深刻的關於表情包的新聞大概就是2016年那次,網友首次有組織地「遠征」Facebook,用鋪天蓋地的表情包表達愛國心聲,被形容為「帝吧出征,寸草不生」,成為轟動一時的標誌性網絡事件。

官方微博@共青團中央甚至都站出發聲:

「一群傳說中網際網路表情包生產基地所在地區的網友,以表情包種類多、花樣繁著稱。擅長用簡潔的文字、恰到好處的表情包與別人講道理,江湖傳言『帝吧出征,寸草不生』。」

然而,表情包的對人們關係的影響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根據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和你潛在的約會對象,在聊天中多多使用表情包,將會顯著提高成功率。

這個結論來自美國Kinsey研究所的兩項獨立研究。

在第一項研究中,他們分析了一項針對5327名單身美國人的大型調查的數據,該調查原本旨在反映美國人口的多樣性。

參與者年齡從18歲到94歲不等,大多數被確定為異性戀者(87%)和白人(62%)。

參與者完成了一項關於他們是否使用表情包,以及為什麼會使用表情包的問卷調查,他們還被問到一些關於他們目前的性生活和約會生活的問題。

那麼人們跟潛在的約會對象多久用一次表情包呢?

結果顯示:

  • 38%的人說他們從不使用,
  • 29%的人幾乎從不使用,
  • 28%的人經常使用,
  • 3%的人在每次聊天中至少使用一個,
  • 2.5%的人在每次聊天中使用一個以上。

人們使用表情包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包括想讓他們的信息更具個性、更容易表達情感、比打字更快地溝通、以及因為它很時髦(換句話說,因為其他人都在使用表情包)。

然而,讓人震驚的結果出現:

在過去的一年裡,調查結果顯示:使用表情包頻率越高的人,約會和發生性行為的次數也越多!

有了這個發現後,研究所的心理專家們激動了,很快針對這個結果開展了第二項研究,調查對象是275成年人。參與者的年齡在18-71歲之間,大多數被確定為異性戀(84%)和白人(73%)。在這個樣本中,使用表情包的現象更為常見——只有3%的人說他們從不跟潛在的約會對象發表情包。

第二項研究顯示:頻繁使用表情包有以下表現

√ 有利於後續約會成功率;

√ 更有機會親吻對方;

√ 更有機會建立長久穩定的關係;

√ 有相對更多的性行為;

當然美中不足的是,這項研究有幾個局限性,比如:

  • 研究者們沒有統計人們發送的表情包類型。
  • 不同的表情(如吻臉、魔鬼臉、笑臉等)也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
  • 他們只看發送表情包,而不看對方是否接收它們。

因此,對方對表情包的看法,以及是否有人認為使用表情包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吸引力是很值得研究的。

用研究作者的話說,他們認為「經常使用表情包的人可能更善於與他人建立關係」。

他們認為,一般來說,表情包使用者更具情感性,換句話說,推動這些效果的不一定是表情包本身;表情包的使用可能意味著一個人更能表達情感,更能自我表露,更容易建立親密關係。

所有這些因素都可能為成功約會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那些出於任何原因拒絕發送表情包或很少發表情包的人,你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end-

這裡是聆雲心理

我們不僅分享貼近生活與工作的心理學知識

還提供專業的在線心理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