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趟夕發朝至的旅客列車,是一趟中國鐵路運行於長春至北京之間的特快旅客列車。當旅客從睡夢中醒來,迎接他們的是太陽的光芒和到達首都北京的興奮。
1955年6月1日:開通33/34次直通旅客快車,是長春首趟直通北京的旅客列車。
1956年1月1日:33/34次列車停運。
1957年1月1日:恢復長春至北京間的直通旅客快車,車次為39/40次。
1959年6月1日:39/40次列車車次變更為59/60次。
1997年4月1日:中國鐵路實施第一次大提速,列車車次變更為K59/60次。
2000年10月21日:中國鐵路實施第三次大提速,列車車次變更為T59/60次。
T59/60次列車。
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實施第六次大提速,T59/60次列車改為全列臥鋪車廂。
2014年12月10日0時起,北京至長春T59/60次改為直達特快,車次改為Z63/64次。
2019年10月11日0時起,車次改為Z211/212次。
2019年10月11日0時起,Z63/64次改為Z211/212次。
65年來,風雨兼程,這趟車凝聚了吉林人太多的情懷。
胡賀是現如今Z211/212次列車2組的列車長。
胡賀1979年出生,從列車員到列車長,他已經在這趟車上服務了20年。他剛參加工作時,這趟車是K59/60次。20年來,他大概在長春至北京間往返了1440次,車程約292萬公里,可以繞地球赤道73圈。
「工作20年來,我大概有十三四年的除夕是在列車上度過的。我剛上班時,非常不習慣,感絕愧對家人。現在,家人都習慣了,很多事是指不上我的。」胡賀說,最近幾年,媳婦也在這趟車上工作了,他們會一起更好地為旅客服務。
胡賀
方健,是和胡賀一批在這趟列車上開始工作的。據方健回憶,2000年8月末,他是K59/60次列車上的列車員。那時候,列車上還有3節硬座車,運行近12個小時。硬座車定員119人,由於當時車票緊張,各站售票信息沒有聯網,所以每節車廂都得搭載旅客200人左右。座位底下,過道、衛生間都是人,有的站台,旅客是上不來車的。他那時候還負責清掃車廂內的垃圾,單程下來,高1米,直徑0.5米的垃圾袋,一節車廂可以清掃出至少10袋。
方健
1994年出生的陳曉彤,標準的90後,是這趟車的列車員,她已經在車上工作2年了。每次發車5個小時前,她都會同事們來到工作地點,開會學習、整理車廂,為發車做著事無巨細地準備。每天晚上,她只可以在列車上休息1.5個小時。辛苦可以承受,但時常有旅客將不滿情緒發泄到陳曉彤身上。有一次,列車還沒有掛上電力車廂,車廂內無法為旅客提供空調,乘客開口就罵,委屈的陳曉彤也只能流著淚跟乘客解釋原因。陳曉彤說,她非常喜歡現在的工作,看到一批批旅客平安到達,她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陳曉彤
從33/34次列車到K59/60次,從Z63/64次再到Z211/212次,這趟車伴隨著吉林人65年,承載著全心全意為旅客服務的宗旨,也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列車服務人員的青春。
Z211/212次列車蓄勢待發
故事徵集:親愛的網友朋友們,大家有不少人乘坐過這趟進京列車吧,您在這趟列車上經歷過哪些溫暖故事,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您可以在中國吉林網官方微博、微信上留言,參與互動。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濤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