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待嫁的女孩兒總會被這句話感動地一塌糊塗:
婚姻就是,得到一個人,失去全世界。我願意因為你放棄這個世界。可是多年之後,我才明白,放棄了這個世界,也失去了你。
01.被好太太人設套牢,捂死了鮮活的婚姻
最近才把《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這部神劇追完,不虧第一季就衝到豆瓣9.1,還被稱為美國版《我的前半生》。
這部劇簡單點說,就是中產姑娘嫁入豪門一心相夫教子,人渣老公卻出軌秘書,離婚後逆襲成為脫口秀女王的故事。
不是瑪麗蘇劇情,也不是簡單的打雞血,整部劇都向我們傳遞一種衝擊所有已婚女人傳統價值觀的挑戰,做極致自己比做極致太太更高級。
離婚前的麥瑟爾扮演著好太太的角色,每天妝容精緻、做家務一絲不苟、帶孩子任勞任怨,說話滴水不漏。
不喜歡烹飪卻要假裝烹飪高手,每天內心都想喊mmp卻變著花樣做好吃的。
對於身材的管理,她更是沒有一刻鬆懈,早晚都要嚴格測量腿圍、腰圍和胸圍,確保自己始終苗條。如願在25歲擁有兩個孩子,連她自己都覺得生活很完美。
可是丈夫卻在這種完美的婚姻生活中和他的秘書出軌了。
看到此時,套路和美國肥皂劇鼻祖《絕望的主婦》神似,五位中產家庭全職太太中,有一位時刻注重儀態、連一根頭髮絲都不允許亂掉的完美主義金髮主婦Bree給我印象深刻,讓當時單身的我直呼恐婚。
她每天像一個上了發條的機器人,對家事面面俱到,麵包要切片稱重,果醬要三層抹勻,規定每頓飯熱量不能超過100卡路里。
甚至在丈夫犯病時也堅持要折好被子才出門,她對子女細心令人驚嘆,每天選擇穿什麼顏色的襪子都要過問。
她把家裡打掃的窗明几淨一塵不染,一切看起來波瀾不驚歲月靜好,就在這種極致完美的家庭生活中卻暗流涌動。
丈夫被逼死、一雙兒女異常叛逆,她無法接受事實,一度去精神病院逃避,為什麼她每天像許多好太太一樣克己復禮,凡事為孩子們做榜樣,卻落得如此下場?
真相就是,這兩位中產家庭的好太太過的都不是生活,是演戲,戲演完了,她們才從雕像變回真人。
李敖曾說,「女人對婚姻的看法只有一種,男人對婚姻的看法卻有一千零一種。」
很多女人認定只有好太太才能使婚姻保鮮,把自己逼進不透氣的密閉罐子裡,妄想做一個永遠凍齡的速凍罐頭,殊不知,真正撩撥婚姻的琴弦,是「逃跑」。
02.稀缺時代,所謂的兼顧都是強求
曾經看過有個笑話,辛苦收拾房子一輩子的老太太突然發現捷徑就是摘下她的老花鏡:屋子看上去有點朦朧,但整潔又乾淨。
很多女人看不懂,自己的幸福,其實都被好太太的人設套牢了。
多年來閨蜜的媽媽劉阿姨一直是街坊鄰居眼裡的模範太太,典型的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照顧生病的老公和跛腳的姥姥盡心盡力,前年閨蜜生了二寶也丟給她,說親媽比較靠譜。
兩個月之前就開始張羅準備年貨,為了貨比三家,大清早一個人去城郊市場批發雞鴨魚蝦,吆喝親戚朋友過年輪流竄門吃流水席,精心準備著每天的菜譜和賓客安排。
沒想到,一直好脾氣的劉阿姨突然情緒爆發了,好幾天沒理我閨蜜,還放狠話,過年別回來了。
閨蜜跟我訴苦,大過年鬧的這麼不愉快,我媽是不是更年期到了,賢妻良母的人設一夜之間就崩了啊。
我苦笑一聲,只想罵她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想必她的媽媽可能備年貨把自己累壞了,周圍都是要依靠她的人,卻沒有她可以依靠的人。
縱使金剛鐵骨也會崩潰,我勸她趕緊回家給媽媽道個歉把自己孩子接回來,不添亂就是幫了最大的忙。
另一個閨蜜小顏深夜發微信說自己昨晚第一次動手打孩子,愧疚地哭了。
年底因為事情多單位又調薪,不是加薪而是連續三年一降再降,從月薪近萬到現在拿到手不足五千。
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加上剛好要趕一個年度工作總結,想趁著孩子睡了加班。
結果他就是纏著我不肯睡,我一下子脾氣上來沒控制住,把孩子打哭了摔門而去,最後不得不躲在門口偷偷看著孩子忍著委屈漸漸睡著了。
小顏一直都以做一個好太太的標準嚴苛要求自己,家人吃的每頓飯,孩子吃的輔食、餅乾、甚至糖果,都必須親手做,早上五點就起床準備早餐。
最誇張的一次,我們約她出來,她小小的身子背著兩個厚重的媽媽包、戴著好幾個保溫杯,吃飯的時候一直提心弔膽盯著孩子,生怕燙著噎著,五分鐘之內給孩子擦了三次嘴。
很多女人一旦踏進圍城就開始焦慮,把自己框死在好太太的人設里無法自拔,全然忘記了結婚前那個洒脫可愛的自己。
法國女人有句諺語:女人永遠要擁有一種能力,就是在生活里當逃兵。
如果你無法兼顧職場和育兒,甚至無法兼顧大寶和二寶,不要輕易地自責、愧疚、抑鬱。
正如作家艾小羊所說:
當女人身上背負的身份越來越多,精力和時間都變得稀缺時,所謂的兼顧都是強求,只有不斷地接納、放下、原諒,才是真理。
03.懂得逃跑的女人更好命
女人在婚姻中試圖通過扮演好太太的角色獲得家庭、社會的認同,這個想法並沒有問題,癥結在於——凡事,過猶不及。
好太太的人設本質上是對女性在家庭角色中的付出的一種褒揚肯定,但是很多女人誤解為四個字——追求完美,因為她們從小至大受到的教育就是凡事要做到最好才叫盡力,否則就是懶惰、拖延、毫無希望的人生。
在哈佛幸福公開課視頻里,Tal教授提到了一個概念——積極心理學,這是對抗過分追求完美心理疾病的一劑良藥。
眾多心理學實驗結果,完美主義正是對失敗的恐懼感,是面對問題裹足不前的畏懼。
於是這些好太太們很容易把這種焦慮情緒傳遞給了周圍的人還不自知,首當其衝受害者是自己的孩子。
「我一定要做一塊沒有任何瑕疵的蛋糕給孩子,我一定要讓孩子三個月之內學會鋼琴」,給自己和別人制定了很多不合理的目標,過度關心、過度勞碌、過度期望,讓家人和自己感到窒息。
娛樂圈不乏這種好太太人設的姑娘,伊能靜曾經在《媽媽是超人》綜藝節目中因為一歲多的女兒吃飯時不小心從椅子上掉下來,她居然一直內疚地狂扇自己耳光,還眼淚汪汪地給老公和孩子道歉,每天把自己逼到崩潰的邊緣。
可是後來她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做導演、拍電影、週遊世界,給自己放假,找回了當初勵志女王的自信。
於是在《吐槽大會》上,她容光煥發地登上舞台,調侃自己第一次當導演的電影《我是女王》豆瓣評分僅僅4.1,老公就是比她小又寵她!被網友大讚,48歲的戲精太會撩!
真正的好太太不必追求完美,不會丟失自我,同時擁有強大的內心、柔軟的外表和有趣的靈魂。
婚後有一段時間,楊絳和錢鍾書也會吵架、慪氣、翻臉,兩個知識分子誰都得理不饒人。
有一次兩人旅法時在遊輪上因為一個法語發音而爭執,還請當地人裁判,最後是楊絳贏了,但是她一點都不開心,因為錢鍾書的面子、里子都丟光了,鬧了整整一個月的冷戰。
如果當時的楊絳明白,婚姻里,如果一個人有了負面情緒,學會逃跑,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發泄掉,就不會對家人惡語相向。
劉若英在她的暢銷書《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中,提到了一種讓夫妻之間最舒服的相處模式,那就是——獨處。
我不能沒有獨處的時間,也不能沒有一個人喘息的片刻。在那個時刻,我可以什麼都不要想,也不要再替別人著想。
她認為,這種與自己的壞情緒獨處的能力,能避免很多家庭糾紛。
誰都不願意和一個時刻緊繃的女人朝夕相處,你需要接受人設的不完美,在平凡的日子裡學會逃跑,當你有了逃跑的底氣,反倒成為了人見人愛的好太太。
04.幸福有三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在《幸福的方法》這本書里,著名心理學教授泰勒博士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遺傳基因、與幸福有關的環境因素,以及能夠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的行動。
它是哈佛公開課中積極心理學這個概念的一種科學實踐——幸福,除了天生基因,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的。
作者告訴我們,生活中做四個小練習,幫助你快速提升幸福感:
四象限人生日誌:把一天所做的事記錄在四象限中,直面自己的生活軌跡;
冥想:每天進行8分鐘的冥想,效仿古人一日三省;
人生地圖:記錄你每天時間的利用情況;
誠實的鏡子:找到每天的小確幸,讓聚焦點關注在有意義和快樂的事情上面。
通過這些小練習,給自己好太太人設按下暫停鍵,適當逃離孩子,他吃的滿嘴是糊,你只管做自己的事,等他吃完了再擦。
適當逃離老公,周末要跟閨蜜逛街,你把孩子丟給他照顧一天又何妨。直面自己的內心,關注那些真正讓你感到快樂的事情上去。
幸福生活家倡導者蕭秋水說,女人的幸福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小我的幸福。
因為個體、家庭、工作環境良好而擁有的幸福感,較少接觸痛苦、避開痛苦,所感受到的快樂大於痛苦。
代表人物:普通大眾。
第二層次,強大的幸福。
敢於直面痛苦和不幸,經歷過絕望仍然不放棄對幸福的追求,如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
代表人物:維克多•弗蘭克爾。
第三層次,崇高的幸福。
以人類幸福為己任的幸福感,不局限於小我、個人苦難,心懷全人類的慈悲感。
代表人物:喬達摩•悉達多、特瑞莎修女。
捫心自問,你在幸福的哪個層次?
別再把自己困在最底層的幸福感里。
真正的好太太,不是只能囿於廚房和愛,不是只看見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而是要擁有逃離生活的能力和追逐詩與遠方的勇氣。
婚姻里,懂得逃跑的女人更好命,致每一個終將成為好太太的你。
我是韓老白,一個從全職媽媽到逆襲成立自己文化傳媒公司的寫作人;
「殺手」文案培訓師,幫眾多全職媽媽和迷茫的職場人重新找到了職業方向,實現了靠寫作月入過萬,迎來了事業第二春。
想了解更多關於寫作和文案的知識,私信我便可免費獲得1次專屬諮詢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