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孩子
3歲看到大,7
歲看到老
。說的就是孩子在這期間表現出來的性格,做事方法就會決定了他的一生。
其實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一切順利、事業有成、生活幸福。
那麼家長朋友們就要在注意了,孩子
7
歲以前是培養的關鍵時期
,抓住這一時期培養孩子,將來的人生一定會絢麗多彩。
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
楊旭從小就是家屬院裡的孩子王,而且對每一個家屬院裡長輩都很有禮貌。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十年過去了,楊旭從孩子王已經變成大學畢業生了。
畢業後楊旭來到一家外資企業應聘,在等待面試時,只見一
個一個
的應試者走進去面試,然後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當叫到楊旭時,他深深吸一口氣,敲門進去,和經理談話之後,經理對楊旭說:你的學歷夠不上我們的要求,聘用的可能很低」。
楊旭聽到這裡心裡很失落,但是他轉念想到:
既然不能被聘用,也不能沮喪,自己還年輕,機會還有很多。」
於是楊旭
面帶微笑對經理說
:沒關係,和經理談話之後自己也受益很多,
希望貴公司能夠越來越好。」
幾天後,楊旭被意外地聘用了。並且因為他
工作出色,升為業務主管。
在一次吃飯中楊旭問經理:當初為什麼最終聘用我?」經理說:
我們主做業務,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你表現得很好。
」
看來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李玫瑾教授告訴你,孩子擁有這幾項能力,成功的幾率會更大
李玫瑾從事多年的
青少年心理方面
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實際意義的教育方法。
在李玫瑾教授的一次演講中提到,孩子在
7歲以前一定要培養四種能力
,擁有了這四種能力,家長不僅不用替孩子的未來擔憂,孩子在長大後還會成為父母、家庭的幫手。
1. 有良好的心態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看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就好比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微笑面對它,它就會微笑面對你。
上文中的楊旭,雖然面試失敗了,卻用自己
良好的心態迎來了一次機會。
我們只有更好地把精力用在解決問題上,正視困難與挫折,才能不被困難和挫折打敗。
與其去為發生過的事懊惱,不如用更多的時間去彌補。
2. 處理好人際關係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現在家家都是1~2個孩子,所以
朋友十分重要。
人是需要集體的,能
處理好人際關係
,今後在生活、學習、事業中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首先要讓孩子
懂禮貌,見到長輩要打招呼
,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孩子的存在感也會更強。
3. 有自理能力
現在家家都是1~2個孩子,全家六個人都為這孩子奔波,事事周全,孩子
從小過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但是父母不能跟孩子一輩子,一個
依靠他人生活的人,長大很難有所作為。
家長有意識地去讓孩子
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放手讓孩子去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就算開始的時候做的不好,慢慢也會越做越好。
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未來一定有很大幫助,甚至長大後還會幫助父母做事。
4. 探索能力
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作為家長要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
幫助孩子打開知識的大門。
富養子」
說的就是要讓孩子
多讀書、多學習、開眼界,
而探索能力就是富養子」的主觀能動性。
【雪莉媽媽寄語
】
習慣改變人生,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自理獨立。
【今日話題
】
你有哪些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方法?歡迎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