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育好一個孩子?」這個問題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就成了父母頭上的緊箍咒。從十月懷胎的小心翼翼,到呱呱落地的精心喂養,接著到孩子開始嘗試探索世界......直到他們長大成人,能獨立面對世界的風雨,這個養育的過程不亞於孫悟空九九八十一難的西天取經過程。
從孕期開始,媽媽們就象重新進入了學校,學習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喂養、飲食、健康等等,但學了那麼多,你真的了解親子關係的涵義嗎?每當我們說到親子關係的時候,想到的是指有獨立能力的成人(父母)和不具備獨立能力的孩子之間的引導、帶領性關係。
事實上,親子關係有第二層涵義:即養育者和被養育者之間存在的性別差異,即兩性差異。父親(男性)VS女兒(女性),母親(女性)VS兒子(男性),這是一種常常被無意識忽略的關係,因為「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在父母心中孩子只是孩子,性別因素被下意識忽略了,但忽略不代表不存在。
那麼身為女性的母親,如何才能培養一個獨立、有擔當、有領導力的男孩?愛默生•艾格里奇在《養育男孩(母親版)》一書中給出的答案是:如果你只能給你兒子一樣東西,那就給他尊重吧。
作者愛默生•艾格里奇,美國人,哲學博士,兩性關係及家庭關係領域的國際知名演說家。在家庭關係領域有超過30年的諮詢經驗,他所著的《愛與尊重》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在《養育男孩(母親版)》一書中,作者提出男性和女性都需要愛和尊重,但是在面臨衝突和壓力的時候,男性更為看重的是你是否尊重我,因此養育男孩子的秘密就是母親將對他的愛,用尊重法則的形式表達出來,因為男孩在乎尊重。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你和你的伴侶起衝突、吵架的時,你的感覺是沒有被愛,還是沒有被尊重?無數的電視劇和生活實例告訴我們,對女性來說這時的感受是「他不愛我」。但對男性呢?根據調查有83%左右的男性感受是「我不被尊重」。
看,這就是男女的感受差異,在同一事件衝突中,女性會將對方的行為理解為不夠愛,而男性卻將對方的行為解讀為缺乏尊重,男女之間很多的衝突,就是因為這樣的雞同鴨講產生的。
如果問一個母親是否愛她的兒子?答案是毋庸置疑「愛」。但問一個母親是否尊重她的孩子?答案很可能不如人意,「我愛他,我做所有的事情是為了他好,他卻覺得我傷了他的自尊心」這樣的疑惑常常出現在母親心中。
即使作為孩子,他也有著天然的男性氣質,他需要得到母親的尊重。「愛」和「尊重」並不是同義詞,如果不想和孩子陷入雞同鴨講的衝突中,媽媽需要學一下如何尊重孩子。
那麼尊重具體是指什麼呢?在書中作者這樣定義:媽媽的尊重就是對兒子的正面評價,無論他做了什麼,簡單說就是無條件的積極評價、信任。
當然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不爭氣的孩子,哪個媽媽能漠視自己的內心,生出尊敬之情、無條件積極評價孩子?但無條件尊重是讓孩子進步的唯一方式,這和是否公平無關,因為這是一件正確的事。
信任也不等於盲目信任,盲目信任等於縱容。當孩子做了錯事的時候,他必須承受後果,媽媽在實施懲戒時,也要表達對孩子心靈的尊重。
比如這樣說「我尊重你,你是我的兒子。但你辜負了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重建它。我希望你未來能保持正直,正直的男子漢才會受人尊重。」
了解為什麼要使用尊重法則,但如何在養育過程中做到尊重,首先要了解男孩與生俱來的六大願望,這些願望是他男性特質的顯現,具體如圖:
、征服:男孩面對世界的時,渴望冒險,期盼依靠自己的體力和智力去完成目標,獲得成就感。對他的某些追求,媽媽的尊重將激發他的鬥志,振奮他的精神。比如「這家樂高飛機真複雜,但是你非常認真地建造它,直到做好,這讓我很尊重你。」
、等級:男孩有著保護的本能,比如孩子可能會扮成超人,告訴媽媽,他要保護媽媽。因為他對拯救危難中的人、英雄等等有著強烈的興趣和責任感,所以男孩從小更喜歡打架和玩具槍。
比如「比利,你有保護妹妹的願望,這讓我很高興。一個哥哥懂得要保護妹妹,這讓我很尊重你。」
、權威:男孩內心深處都希望能成為不可戰勝的統帥,展示力量和攻擊性,比如小男孩會說「信不信我揍你」,但女孩卻很少這樣說。這時,媽媽要注意避免因為男孩的攻擊性,就一味否定和傷害他的權威。
、智慧:男孩渴望表達他的洞察力,即通過解決問題、提供建議來幫助別人的傾向,儘管有時候他們提出的答案不如人意。因此學會理解並讚賞他的行為,再提出可以改進的方面是尊重的一種。
比如「大衛,昨天你處理和朋友間的爭執,處理的很棒。看得出來你對如何處理衝突有自己的見解,這讓我很尊重你。」
、情誼:男孩之間的關係是在完成某項任務,肩並肩的共同活動中形成的,即男人間的情感聯繫來自與共同參與的活動,而不是談話。因此,媽媽要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就要注意和他一起參與感興趣的活動,肩並肩地完成,而不是一直追著談話。
、性:這是上天賦予人的天性,但是男性和女性表達的方式不一樣,媽媽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保持鎮定和莊重的態度,可以貶低不好的行為,但是不能用羞愧、羞辱的觀念去貶低孩子的人。
比如「你對女性身體的興趣是上天安排的一部分。一方面來說,你會不由自主地留意女性的形體。從另一方面來說,當你觀看這些美麗的形體時,你的情慾也會被觸發。
你需要控制這些情慾,你有這些慾望並不代表你是壞人。上天賦予了你這些慾望,但我們需要合理應對這些慾望。你覺得怎麼做才是上策?你有何建議?」
媽媽只有了解男孩子的這些願望和需求,才能在發生衝突、憤怒時守住底線,無論是語言、表情都不要表現出對兒子的輕蔑,相信他們,充分尊重孩子。
簡單說話術模式就是:對孩子做的正面事情,及時給予積極的肯定,認真地說出他行為所表達的品質,最後表達說你用行為證明了你是個值得媽媽尊敬的男子漢。
上面我們簡單說了關於男孩與生俱來的六大願望的舉例,接下來我們要說以下如何將尊重法則融入其中,作者說只需做以下6件事就行:
以「征服」的特質為例說明這6件事如何踐行:
、奉獻:為了幫助他更好地工作和取得成就,我能提供什麼?
比如給他提供一些工具,讓他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一個小掃把讓他幫忙掃地,告訴他「你是媽媽的小幫手,掃得很乾凈,媽媽很佩服你。」
、理解:理解他在自己工作領域方面的努力,讓他學會接受工作中的意外、煩惱和怒氣等情緒問題。
比如他掃好了地,因意外重新弄髒而生氣。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因為掃好的地弄髒又要重新掃,我尊重你的情緒。但儘管事情有點糟糕,但你工作的認真和努力卻讓我尊重你。」讓他明白從失望中重新來過的努力也是值得被尊重的。
、指引對應心智:引導他更好地工作和獲取成就。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總是不願意讓他做很多事情,因為讓他幫忙幹活,我們需要花時間教他,而且在做的時候也需要等他。比如上面說的讓他幫忙掃地,也許你自己幾分鐘就可以幹完了;但是如果教孩子,可能要花上半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會覺得很不划算。
但這樣做卻能讓他們獲得自尊、歸屬感,被尊重和被愛的感覺,這比起可能培養出一個脆弱的生活無能的孩子,就划算太多了。比較年長的孩子,你可以提供給他感興趣領域的相關知識指導,這同樣是一種尊重。
、督責對應意志:當他偷懶和不太負責人的時候,督促他變得勤奮和負責。
沒有人能出色地完成所有的任務,有時候他會在分配給他的任務上產生逃避行為,做父母我們要幫助他面對並改正這些錯誤。
比如學習方面,他因曠課而成績退步,你可以做一次交流:「你上學期的成績差,聽說是因為經常曠課,你是個可尊重的男子漢,我想聽聽你的想法。我努力工作給你賺學費,你卻荒廢學業,這公平嗎?你需要回到課堂上,在這學期期末把成績補上來。
如果你不這麼做的話,我也不會再尊重你。如果我放任你疏忽學業,我同樣也是不尊重自己。如果你還不改進的話,你自己要承擔後果。我這樣說是因為我比你更尊重你,更尊重你的能力。你覺得我說的對嗎?」
、鼓勵和祈願:在他失落的時候鼓勵他繼續努力,對他表示祝福、信任以及鼓勵。
比如他沒有獲得想要的工作,告訴他「我了解你此時的失望和憤怒,但是我堅信你一定會找到一份你希望得到的工作的,我會為你祝福祈願。」
男孩以尊重來衡量母子關係中的壓力,每個媽媽都要認識並接受這一點,在養育的過程中母親要學會運用尊重的話術,當你能將「尊重」這個詞使用得和「愛」一樣自然的時候,說明你更能接近你所生養的那個男孩的內心世界。
一個男孩需要母親的愛,更需要母親的尊重,這就是《養育男孩(母親版)》一書中的核心觀點。如果你想培養出一個獨立、勇敢、有擔當的男孩,那麼或許你需要更好地了解親子關係中的兩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