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止咳散:咳嗽百變不離風寒二條,四兩撥千斤還看加味止咳

2019-10-15   五行健康辯證

肺為氣之本,司呼吸,宣發與肅降是其生理功能,只有宣發才能肅降。外感內傷皆可導致諸氣上逆於肺,則咆哮而咳,故治咳之法當以宣降清潤為務。

【組成】

麻黃,杏仁,甘草,白前,前胡,百部,款冬花,枇杷葉,鹿銜草,天漿殼,山海螺。

【方解】

余早年跟隨南通市中醫院蔣仰山老先生學習時,發現其治咳之法以宣、清、降為主,治療支氣管炎、肺炎皆取得佳效,遂逐步總結出加味止咳散。

肺為氣之本,司呼吸,宣發與肅降是其生理功能,只有宣發才能肅降。外感內傷皆可導致諸氣上逆於肺,則咆哮而咳,故治咳之法當以宣降清潤為務。宣肺首選三拗湯,以麻黃髮散風寒,宣肺平喘;杏仁下氣定喘;甘草和中,合用有宣肺止咳,降氣平喘的作用。前胡、白前、枇杷葉,其氣主降,與麻黃配伍,一宣一降可恢復肺之生理功能。余常重用枇杷葉20~30g,降肺止咳,療效頗佳;鹿銜草不僅善於治咳,而且補腎、溫陽,對於急、慢性支氣管炎都有佳效,尤適於虛人咳嗽,伴有汗出者。山海螺、天漿殼也是余臨證常用的清肺化痰之品。

實際應用

女,32歲。現病史:咳嗽2周,曾先後服用中藥、西藥,無明顯效果。刻下咳嗽晝夜無休,痰黃而黏,口乾口渴,汗出,舌尖紅,苔薄黃。

辨證:風熱咳嗽。

治法:宣散風熱,清熱宣肺。

方藥:加味止咳散加黃芩、桑葉、魚腥草。麻黃,杏仁,甘草,前胡,款冬花,枇杷葉,鹿銜草,天漿殼,黃芩,桑葉,魚腥草,生石膏。

二診:藥後偶咳,上方去石膏,繼服7天,鞏固治療。

臨證感悟

《醫學心悟》云:「咳嗽之因,屬風寒者,十居其九。」故總結出止嗽散治諸般咳嗽。加味止咳散,治療風寒束表之咳嗽有佳效。在中余總結加減法如下:

風熱者,加黃芩,桑葉;

內夾寒飲者,加乾薑,細辛,五味子;痰熱內蘊者,加蘇子,白芥子,牛蒡子,葶藶子,車前子10g;

陽虛象明顯者,加附子,細辛。

山海螺、天漿殼皆為余用治咳嗽痰喘之常用藥,特介紹於下。

天漿殼:味咸,性平。入肺、腎二經。功效清肺化痰,定驚透疹。《飲片新參》言其「軟堅,化痰,清肺。治肺風痰喘,定驚」。可治咳嗽痰多,氣喘,百日咳,麻疹透發不暢,發熱咳嗽等,在慢性咳喘病治療中只要見咳嗽痰多者,余即加用此藥,一般以6~10g為宜。山海螺:味甘,性平,無毒。功效消腫,解毒,排膿,祛痰,催乳。治肺癰,乳癰,腸癰,腫毒,瘰癧,喉蛾,乳少,白帶。對於膿痰較多的咳嗽氣喘效果佳,用量為10~30g。咳嗽是臨床常見病,諸般咳嗽皆以風寒咳嗽為多,故治咳當突出兩個字——「宣」與「降」。其使用技巧:當外感症狀明顯時,重在「宣」,「降」為輔;當外感症狀不明顯時,重在「降」,「宣」為輔。

文章感悟

文章中的方法只能作為參考,具體情況還需要辯證。五行相生相剋, 一髒失衡,則其餘五臟皆失守,五臟不安就會導致五行失守,調理不在於病急亂投醫,不是出現什麼症狀就改善什麼。需追溯根源五行同調,方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