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肌肉,開竅於口」,還在睡覺流口水?可能是脾虛

2019-12-03   五行健康辯證

對於睡覺流口水,很多人都不以為意但其實除了小寶寶睡覺流口水屬正常外,其他任何成年人都必須警惕起來;從美夢中醒來,發現枕頭濕了一大片,或者枕著睡的手臂濕得滑溜溜的,確實讓人尷尬不已。

今天就來扒一扒睡覺流口水的那些事兒!

為什麼會流口水?

1、脾虛引起的睡覺流口水成年人睡覺流口水是脾胃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這種情況常見於脾胃運動功能減弱,水濕停留、脾胃濕熱或者胃內存食下降,胃熱上蒸等。如果脾氣充足的話,脾的「固攝」功能和誕液的化生正常,所以誕液能正常傳輸不會流出來。反之,脾虛則會流口水。

2、前牙畸形這個是比較外在的原因,牙齒的畸形可以引起睡覺時流口水,尤其是一些凸牙型牙齒畸形的人。如果前牙向前凸的很明顯,睡覺時唇部會不能完全覆蓋著牙面,導致口水流出口腔。

3、口腔感染引起如果口腔內衛生不好,容易發生牙周病等問題,這些毛病會導致唾液分泌增多,容易流口水。

4、睡覺姿勢不當睡眠時由於體位的關係,側身睡、頭偏向一側,也容易流口水。例如趴在桌子上睡也會容易流口水。當然,這種情況 的口水流量較少。

5、神經調節障礙我們的身體是會條件反射的,而唾液分泌也是神經反射的,一些神經官能症或者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覺時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的情況,唾液分別也引起增加,產生流口水的想像。

6、藥物導致假如服用某些抗癲癇的藥物,會產生副作用,其中的一種就是流口水。

都說脾主肌肉開竅於口。接下來,我們重點說說脾虛引起的睡覺流口水,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


什麼是脾虛?

脾虛指脾氣虛弱的病理現象。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脾虛有哪些表現?

脾虛則水谷精微無以傳輸運化,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養,從而出現面色萎黃、精神疲憊、身倦乏力、食後睏倦、食少乏味;或食後作脹,大便溏瀉;或穀食不化、四肢欠溫、氣短怯冷,婦女脾虛帶下;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脈細弱無力等一系列脾虛表現。

脾虛為什麼會流口水?

脾主肌肉,開竅於口。脾若健康,嘴部肌肉也會豐盈而有活力。成年人睡覺流口水與脾虛有關,即俗稱的脾胃虛弱。脾虛運化失常,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養,肌肉彈力不足,便容易鬆弛。因此睡著後,脾胃虛弱的人會自然張開嘴巴,形成口水外流。而這種情況大多因為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所」致,即所謂的「胃不和則臥不安」。

脾虛流口水怎麼辦?

對於脾虛引起的睡覺流口水,可以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腎的中藥調補,如蓮子、芡實和山藥,如無口乾口苦,可加黨參,也可以採取穴位的按摩調理。不過要調理好脾虛,你需要辯證清楚後,方可用藥,否則雖脾虛有所好轉,而其它症隨之而起,就得不償失了。


溫馨提醒

1、圖文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未涉及具體用藥)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2、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3、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可提出,我將竭盡所能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