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哥數學—高中生典型心理特徵之閉鎖性心理

2019-08-04     知了邦數學



閉鎖性心理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具有某種含蓄、內隱的特點,它是相對於人的外部行為表現與內部心理活動之間的一致性而言的。步入高中階段的孩子,內心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和複雜,又不輕易把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向他人袒露,常常把自己的心靈之門關閉起來,心理的發展呈現出閉鎖性的特徵。閉鎖性心理是高中生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高中生閉鎖性心理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通常表現為:

保守自己的秘密

青少年期是個體自我意識的第二個飛速發展期。此時,孩子把注意力重新指向主觀世界,使思想意識再一次進入到自我世界。在對人對事上,有時明明很討厭或很在意但都故作不在意,裝出無所謂、不在乎的樣子。他們在與人交往中變得不那麼坦率了,即使對最親近的人也不易做到在心理上毫無保留。處在青少年期的個體不僅與父母、教師之間不易溝通,就是在同齡人中也難找到真正的知音。正因為如此,高中孩子常感到非常孤獨寂寞。

反抗父母的管束

尋找替代「榜樣」。他們崇敬的、模仿的英雄人物或被社會讚許的理想人物,或是他們身邊的某位他們熱愛的、尊敬的老師或大朋友,或是他們自己喜歡的同齡夥伴或好朋友。這三種「替代品」都能使他們及時打起精神。

在思想上,由於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以及思維品質中的獨立性、批判性迅速發展,促使他們對於任何事件都願意通過自己的大腦進行分析和判斷,不願接受現成的觀念和規範,於是他們開始審視與父母的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哪怕是過去他們一直相信的觀點,他們也要重新審視。

在行為上,他們要求父母、教師給他們更大的自由,把他們當成大人看待,讓他們獨立地做事,開始反對父母對他們的各種干涉、指導、控制。在反抗心理的支配下,他們會表現出態度強硬、舉止粗暴,對他人的態度表現得過於敏感,常因區區小事而暴跳如雷;或漠不關心、冷淡對待,反抗行為不顯露於外,對對方的一切置之不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hDkYGwBUcHTFCnfSHN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