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一年,洋哥數學告訴你絕不僅是漲100分這麼簡單

2019-08-07     知了邦數學

當觀念轉個彎之後,好似踏入另一重境界。當對高考的認識更全面、更理性、更透徹之後,才發現高考沒那麼討厭。

如果你還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人類都在被現實打擊,覺得一切都沒有什麼意義,想去在黑暗裡找到光。但反過來想的話,如果自己被不停地打擊,不停地被黑暗吞噬,那不正說明自己是光麼?」

我在復讀的期間,偶然看到這一段話,就好像突然有了一絲被理解的安慰,告訴著自己必須堅持下去。我貼在桌子上的小紙條寫著:「如果厭惡現在所處的黑暗,那就倍加努力地變成想要成為的那束光」,那段為自己拚命奮鬥的時光,想必是永久地熔刻在我的腦海里。

即便未來再如何辛苦,只要想起這段回憶,便如輕抿一口冰咖啡,苦澀卻又提神,再如何困難也都能迎刃而上。



1

2018年的夏天,高考失利,我的世界黑暗無光。

七月的盛夏緊咬著六月的喧囂,無視著夏天的好天氣,我獨自待在陰暗的房間裡,思考著自己的未來。自己本來可以做得更好,可如今落得不堪入目的成績,我不甘的,卻又被迫陷入千古的難題中。

選擇二本考研或是復讀再造一年?

我的朋友建議我二本考研。他們是和我共同奮鬥的戰友,高三的疲憊辛勞大家深有體驗,那般地獄誰也不想回去。他們還善意地提醒我,大學學習新技能才是更重要的,再多學一年高中知識,出了社會也無法運用。

我的父母建議我復讀再戰。他們不是不知道我高三一年的疲憊,他們更明白的是我不服輸的個性,他們也不希望我多年下來的努力,就因為一次考試灰飛煙滅。「高三打基礎,高四985」,他們不知從哪聽來這般戲謔的話,但著實深入我心。

後來我查找各方資料,知道現在許多工作都要看第一學歷(即本科)的好壞,就算是考研也存在著一種隱性的鄙視鏈,只有你本科越好,未來所開放的捷徑才會越多。

想起以前班主任曾經在我一次考試出現失誤後,把我叫了出去。他平日是一位兇巴巴的老頭,當晚我還認為自己必死無疑,已經做好了挨批的準備。

自習課的時間,我和他站在教師外邊,他突然攥緊拳頭,往後一縮,做出要出拳的姿勢。我害怕地愣了一下,他卻笑著和我說:「有時候拳頭縮回來是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

也許他上的課我再過幾個月就忘記了,可這句話是唯獨不能忘記的,忍一時風平浪靜,直到現在我才懂得老師對我的期待。

未來的路還是自己走的,尊重自己的內心,我最後選擇了復讀,下定決心改變自己。



2

加繆曾說過:「花兩年來想通一件事其實不算浪費人生。要把之前的那些習慣改掉,先全心全力地汲取教訓,然後再耐心學習。」

高三的時候我以為高中的知識只是它表面的運算,或者只是背誦幾篇文章罷了。但高四的時候,我又開始思考為什麼國家會以高考來作為選拔人才的大關卡呢?就好如高中的化學放在大學也就不成立了,也好如生活不需要用到那麼多知識......

但後面我想了想,高考其實就像是一場有著無數規則的遊戲。我們常常在各種影視劇作品中,看主人公是如何破解一步步謎題,過關斬將,登上頂位。我們高中學的種種就是我們通關的規則,這些規則的背後是構成社會的基礎,也是我們未來學習所需建立的思維。

最後我就想通了,從前看待高考好像攀登高山一樣,每天死盯著大學錄取分數線去看,自然感覺自己渺小無比,怎麼攀登都沒有成就感。每天看到的風景都是一樣的,仰頭久了,便也開始身累、心累,即使還有1天就要面臨高考了,也對自己沒有信心。

高四開始後,我便把高考當成了一場有無數規則的遊戲。雖然自己還是不能忘記理想大學的分數線,但至少在一輪複習,我的側重從總分轉變,偏向於學習自己從前沒有理解的知識點,補全基礎。知識點在我眼中從死板的條文變成一條條細微的規則,平日的練習是在馴服知識點,考試的時候就是結合各式各樣的知識點為你而戰。久而久之,高考在我眼裡反而變成一處樂事,得分也自然隨著我的樂趣一同增長了。

聽我說,雖然知識點這類規則很重要,但你學習的心態更是決定你高考高度的因素。當生活變得乏味無趣的時候,你要懂得如何找樂子,即使你不想把高考當作一場遊戲,那你可以想想那些你愛的人,這個你生活的世界,總有一種方式會幫助你調節高考複習的緊張。

報著必死的決心復讀,做到對這一年無怨無悔,這就是很了不起的心態了。

我依然仰望著那座高山,只是我懂得在攀爬的時候仔細看看沿途的風景,不錯漏任何一個能帶來成功的細節,會捨棄掉本來不該走的路。



3

2018年的八月到2019年的六月,十一個月的時間漲幅接近100分,完完全全改變了我人生的軌跡,原來努力後是真的有奇蹟的。

有人說過:「有些事情看起來很難,但其實並不難。只是一部分人不敢踏出第一步,而一部分人不願意堅持而已」。誠哉斯言。決定復讀本身需要踏出第一步的勇氣,而能否堅持才更是決定復讀能否成功的因素。

怎樣堅持且打好復讀這一場艱難戰役,除了之前所說的心態問題,還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要注意學習方法!

現在社會很多人都在吐槽996制度,但其實從高中開始,我們做的就比996誇張許多了,對我來說7/11/6.5(即7點上課/11點下課/每周上6.5天的課)已成常態,高三高四兩年下來我竟然習慣了這種忙碌又有目的性的生活,不僅感覺時間過得飛快,而且只要自己一閒下來就感覺無所適從。

這般忙碌的生活,我們應該知道高考拼的不僅只有思維,還有體力。在壓力重重的環境下,養成一個合適的生物鐘極為重要。

每個地方的上放學時間不同,這無法制定統一的時間表。但是我必須說,千萬不可因為學習而放棄掉自己寶貴的睡眠時間。

有的人心裡焦慮,總害怕自己睡覺的這段期間別人在偷偷努力,心中產生愧疚感,便犧牲午休時間甚至熬夜學習。我的老師經常說的「假學習」,指的就是此類現象。你自己感動自己,可分數卻不會給予你憐憫。

每日大腦攝入的知識量擁有一定限制,吃多了容易營養不良,睡眠就好比其中的健胃消食片,恰當的睡眠不止能使你知識吸收得更好,更為你下一頓吃更多東西提供條件。

運動對於複習也是必不可少的,至少我見過的許多學霸,他們並不是時時刻刻坐在位置上苦學,反而有規律地擠出時間去操場上運動,呼吸最新鮮的空氣。我則堅持每周有三天的鍛鍊時間,一年下來,連去健身房的錢都省了,身體還倍兒棒。

其次要注意學習策略!

高考複習一般分為三輪,其中一輪複習是至關重要的。據我所知,高考基礎知識的考察占比有60~70%,基本就是「得基礎者得分數」,因此一輪複習同時也決定了你高考的上限。

一輪複習應當注重每一個知識點,結合課本搞清楚每一個規則背後的原理,並且這個階段不應該有「押題」的傾向,即認為哪個知識點容易考就突擊哪個知識點,這是對學習的不負責,所有的規則應當一視同仁,你也沒法保證你的運氣就那麼好。

並且對復讀生來說,一輪複習很大程度來說應當是補差優先。

物理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包袱,高三以來我怎麼都學不懂物理,直到高考前很大程度就放棄了這科。但復讀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我注重從物理的基礎開始,一點一點刷題,總結自己不會的點,最後在一輪結束後的市一模考試里,物理僅靠補基礎就破天荒得上了80分。

學會和老師交朋友也十分重要,我因為物理差便經常出入物理老師的辦公室,老師有時候雖然表現得挺不耐煩,但對我這樣認真請教的態度,他卻感覺異常的欣慰。比起其他的同學,我在他那裡學習到了很多很多平時沒有聽過的技巧,還蹭吃蹭喝排憂解難,為我苦悶生活增添了挺多樂趣。

至於二輪和三輪複習,它們很大程度是決定高考的下限。這個時候便開始題海戰術,按照高考的題型來刷題。

按照需要,高考題起碼要限時做上三遍以上。做多了你會發現,自己再怎麼熟悉這套卷子,可從來都拿不了滿分,這就是高考的難度所在。

要注意老套的題就不用千篇一律的去刷了,幾年高考下來,發現每一套卷子都會很大程度上出現從前沒有出現過的新題,多看看原創的題型也有利於擴展思維。

對於生物這科,此時便可仔細尋找之前課本里遺漏的不起眼的知識點,及時查漏補缺,萬一在高考就考了呢?

總結下來,堅持打好穩定的基礎才是你高四應該追求的。

這一點看似很簡單,甚至很多人不屑一顧,卻不知有多少人葬送在基礎這條道上。

4

希望我這復讀一年的成功經歷能為你提供到微弱的幫助。

我為勇敢拼搏的自己驕傲。

我也為勇敢踏出那一步的你們驕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lj5h2wBvvf6VcSZKfT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