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電影界永遠滴神諾蘭帶著他的新作《信條》殺回來了!
上映四天就在國內狂攬2億票房,全球累計1.4億票房,成為疫情以來首部票房過1億美元的好萊塢電影。
諾蘭身為國際馳名時間管理大師,這次的新作仍然是自己最拿手的燒腦風格:時間逆轉、鉗形運動、熵增熵減…
我知道光看這些關鍵詞就足夠讓很多小夥伴暈倒了。
甚至有很多人因為太沉浸於電影,連走出電影院都是醬紫的:
其實電影的故事本身很簡單,簡單到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男主連名字都沒有,直接就被稱呼為主人公
主人公的任務一句話就能概括:拯救女主,拯救世界。
但是至於具體怎麼拯救,扮演主人公的演員表示,劇本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越看越懷疑自己的智商
反正諾蘭你們懂得,熱衷於使出巧妙的布局和新穎的概念把老套的英雄片玩出花兒來,讓咱們不得不服。
電影里各種炫酷震撼的大場面也讓人看了直呼刺激:
此外,配樂也是一個加分項。不過因為音樂實在是太猛了,把影院的音響都點著了……
《信條》里值得分析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我注意到了這麼一個地方:這次的電影里,居然沒有出現「亡妻」梗!
要知道,無論是諾蘭早期的《記憶碎片》還是《蝙蝠俠三部曲》《致命魔術》《盜夢空間》,在他的電影里主人公的妻子幾乎都沒有好下場,不是已經死了就是在要死的路上
甚至一度有人懷疑:諾蘭大神怕不是在用電影給自己老婆發警告吧?
不好意思,讓你們失望了。
諾蘭和他的妻子艾瑪 · 托馬斯恩愛的很,兩人不僅相濡以沫了20餘年,在工作上也是超級搭檔。
可以說, 如果沒有他的妻子,你可能根本看不到這些經典之作,甚至也不會有今天的「諾神」
如果諾蘭是神
她就是那個搭神壇的人
諾蘭出生在英國倫敦,爸爸是一個廣告人,媽媽是一位空乘兼英語老師。因為父母工作忙,諾蘭總是和他的兄弟們自己玩耍。
7歲的時候,爸爸借了部相機給諾蘭,諾蘭就用它來拍自己的玩具兵,甚至還和兄弟們一起像模像樣得搞了部定格動畫。
也許從拍攝中獲得了很多樂趣, 諾蘭說他10歲就打定主意將來要拍電影。
但直到進入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UCL),他才有機會真正接觸了電影。當時諾蘭是UCL電影社團「16mm社團」的社長,在那裡他認識了一個比自己大2歲的姑娘,名叫艾瑪 · 托馬斯。
兩人簡直志趣相投、相見恨晚,大學一畢業就結婚了。
艾瑪畢業後,去了倫敦一家電影公司工作,一干就是5年,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人脈。而諾蘭卻屢屢受挫, 他無論是寫劇本、做導演都干不長久,收到的拒絕信都能訂成冊了。
為了不讓丈夫繼續懷疑人生,艾瑪鼓勵他自己籌錢拍電影,他們找來了以前16mm社團的夥伴們一起「眾籌」了6000美元,從學校借了部攝影機說干就干。
因為缺錢,他們大多數室內場景都在諾蘭的家裡拍;沒錢請演員,就讓老婆艾瑪上;為了省成本,他們反覆排練爭取一條過……從劇本、攝影到剪輯都是諾蘭一個人完成的,真 · 貧窮劇組!
這部小夫妻利用周末時間搞了一年的電影,就是後來在各大電影節引起轟動的黑馬:《追隨》。
處女作的一鳴驚人立刻讓諾蘭獲得了投資,小夫妻拍第二部電影《記憶碎片》的時候,預算已經有450萬美元了。這部大玩倒敘和懸念的電影也讓更多人見識到了諾蘭的才華。
2001年,有了底氣的諾蘭和艾瑪創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Syncopy電影公司,這個logo你們應該很熟悉,那些被稱為諾蘭神作的電影前,都有它
接著就是Syncopy和華納攜手,開啟了讓凡人領略諾蘭才華的日子:什麼倒敘結構、真假虛實、物理科幻他都把觀眾迷得團團轉,從《致命魔術》、《盜夢空間》到《星際穿越》……每一部都是票房口碑雙豐收。
就連當年華納拍的無比糟糕的蝙蝠俠系列,諾蘭都拍出了漫改英雄的巔峰。
當我折服於諾蘭鬼馬行空的想像力時,也不禁感嘆:幸虧他在面對失敗時從不放棄對電影的堅持。
即使收到了成冊的拒絕信,他也不氣餒,不怨天尤人,而是想盡辦法利用碎片時間完成電影的拍攝。
諾蘭是一個天才,更是一個赤誠的追夢人。
艾瑪說,自己在諾蘭19歲的時候就認識他了,她清楚丈夫的才華和野心,這一點從大學時代起就從未改變。
有才華的人通常都很任性
但也只有她可以讓諾蘭懸崖勒馬
作為一名導演,諾蘭總是在他的電影里花樣炫技,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卻是個落後的「老古板」。
他不喜歡用手機、不用社交網絡,也沒有郵箱,對外聯繫就靠老婆去打點,而艾瑪也說,她的頭銜是「製作人」,但她的具體工作就是讓諾蘭專心做電影,去肆無忌憚地發揮,無後顧之憂。
於是諾蘭就可以花更多時間去寫劇本、畫分鏡,他的分鏡可真的是大神級別的,直接拿來就可以當漫畫連載。
網上有人做過一段《蝙蝠俠:黑暗騎士》分鏡和電影的對比剪輯,據說大家都是跪著看完的。
曾有網友做過各個導演之間的分鏡對比,列出了包括馮小剛、張藝謀、宮崎駿等人的電影手稿。
馮小剛手稿
張藝謀手稿
宮崎駿手稿
諾蘭以他一貫的嚴謹派畫風贏得了許多群眾的讚嘆。
相比之下,粗狂型選手姜文的手稿大概是唯一能給普通人找回一些自信噠
所有人都知道諾蘭是個特別固執的人,比起藍幕特效他更喜歡實景拍攝,一會兒要道具組撘一個1:3的街區啦,一會兒要做個等比機器人啦, 甚至《敦刻爾克 》 沙灘上的40萬軍隊,他都寧願用紙片人冒充也不願意用特效複製黏貼。
這次在《信條》里他更是直接炸了一輛真的波音747飛機!事後他只是輕飄飄地說了一句:不好意思,衝動購買了,不過效果還挺好。
唉,這種想衝動就可以衝動的任性,我也想擁有!
不過據他說買飛機才是最經濟實惠的做法,因為他轉頭就把飛機引擎給賣了……
如果要列舉他虐待攝影師和道具組的故事,大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連艾瑪都說,她每次拿到丈夫的劇本都賊拉緊張,因為他總是提一些很難很貴的要求。但只要他堅持,作為「幕後大總管」的艾瑪就會支持他,並且努力去實現。
當所有大片都開始3D化,諾蘭卻堅持拍他的2D電影,特別是拍《蝙蝠俠3:黑暗騎士崛起》和《星際穿越》的時候,投資方根本不能理解諾蘭堅持2D的想法,那時是艾瑪一個一個去說服他們,和諾蘭一起頂住了所有壓力。
不過艾瑪也不是對諾蘭百依百順的,當諾蘭和她說《敦刻爾克》沒幾句台詞,不需要劇本就可以直接拍的時候,艾瑪先肯定了他的想法,然後拒絕了他
畢竟拍戲可不是導演一個人的活,當艾瑪給諾蘭分析了利弊之後,諾蘭回頭就乖乖寫了劇本,雖然只有短短76頁,還沒他之前電影的一半長。
有人打趣說,諾蘭導演的電影里,男主角的妻子不是死了就是精神有問題,但現實生活中,他和老婆格外恩愛,誰也離不開誰。
諾蘭也承認,只要是艾瑪說的話,自己都會遵命。
想像力讓大神拚命炫技
家庭讓諾蘭的作品更打動人
相濡以沫20多年的諾蘭夫婦有4個可愛的孩子,諾蘭一般不太在公眾面前討論自己的兒女,就像電影上映前嚴防死守的保密工作一樣保護家人的隱私。
但偶爾,他也會透露點為人父的小心思。
為了在拍攝時給自己的電影保密,諾蘭會先起個假名字,比如《蝙蝠俠:黑暗騎士》叫《羅伊的初吻》、《盜夢空間》是《奧利弗的箭》、《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化名《馬格努斯·雷克斯》、《星際穿越》就叫《弗洛拉的信》……這些,都是他們孩子的名字
艾瑪說,孩子們對諾蘭的影響很大,當他們開始拍《蝙蝠俠》三部曲的時候,想怎麼拍就怎麼拍,電影被定為R級(限制級)也無所謂,拍電影不需要任何理由。
但當起父親後,諾蘭也開始拍一些孩子也能看的電影,比如充滿父愛的《星際穿越》,比如感人至深的《敦刻爾克》,而《信條》里女主與兒子之間的羈絆更是令人動容。
花式炫技使電影更精彩,更與眾不同,但歸根結底,情感才是一部電影的靈魂。
Syncopy是典型的夫妻老婆店,諾蘭的編劇大神弟弟喬納森也經常會來插一腳,諾蘭說和家人合作最好的地方就是見面不需要預約,效率特別高,但他們也會約法三章,決不把工作帶回家,所以幾個人合作到現在都其樂融融。
有人說,導演和製作人是最難相處到一起的人,因為想法、立場的不同總是會讓彼此充滿分歧。
但諾蘭真是個很幸運的傢伙,他在年輕時就早早遇見了Soulmate,那個認定他的才華、認可他的夢想的妻子。在他窮得捉襟見肘時,她願意傾其所有地支持他,應該說,是支持他倆共同的夢想。
在諾蘭不斷進階為大神的過程中,她也在飛速地成長著,始終能與諾神保持同樣的前進速度與高度,幾十年來,共進退,打天下,成了最親密的家人,也是最默契的戰友。
兩個人在一起相互成就,變成更好的人,這不就是愛情最好的模樣麼?
- 內容原創,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聯繫公眾號 -
責任編輯:陳泰山 / 編輯:no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