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烏地阿拉伯,當不好公主要被殺頭

2021-02-17   摩爾小姐

原標題:在沙烏地阿拉伯,當不好公主要被殺頭

Hi,黑鑽青年們

最近有部新劇, 巴基斯坦拍攝的《女巫》,豆瓣評分9.1,劇情堪稱南亞版的《致命女人》,講述在巴基斯坦的四位女性因為各自不幸的遭遇,決定合夥成立秘密偵探機構。

這個機構的使命是為當地女性調查出軌、家暴的男人,為那些長期受到父權迫害的女性伸張正義。推薦你們去看看!

除了這部劇,過去還有不少電影描繪了伊斯蘭文化地區女性的生存現狀比如電影《被投石處死的索拉雅》,講述了一個血淋淋的真實案件平民女性索拉雅被汙衊出軌後,在村裡人的狂歡中被「制裁」,最終死於石刑。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平民會遇到的悲劇,那就錯了。1980年有部紀錄片名叫《公主之死》,為我們揭示了阿拉伯的米夏公主只因為愛上了不應該愛的人,就被親爺爺處死了。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在沙特當公主是什麼體驗。

讓我們回到2014年,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訪問時,國際媒體忽然收到了一個求救信息,求助者竟然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前王妃!

她要控訴自己的前夫囚禁他們的女兒長達13年。蕪湖,這究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她的前夫叫阿不都拉,是沙烏地阿拉伯的第六任國王。阿不都拉有30多個妻子,40多個孩子。這後宮跟養豬場似的,不愧是中東

王妃在15歲那年嫁給了48歲的國王,他們之間有4個女兒。

公主們小時候還過得挺無憂無慮、錦衣玉食的,長大後地位遭到嚴厲打擊,原因是王妃一直生不出男孩。

國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決定把王妃打入冷宮,連她見女兒的權力也被剝奪了。王妃體驗了將近2年喪偶喪女式婚姻後,才知道自己已經單方面「被離婚了」。

哦對了,在沙烏地阿拉伯,丈夫想離婚是不需要妻子同意簽字的。就跟鄭爽扔孩子一樣,「咻」地一下,就扔掉了

王妃很絕望,她決定來一場世紀大逃亡。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她收買了警衛,連夜逃離皇宮,抵達機場後在當地婦女組織的保護下,成功和沙烏地阿拉伯說拜拜。

真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啊。和杜拜前王妃哈雅的逃亡劇情一毛一樣。

杜拜酋長與前王妃哈雅

但是王妃沒有哈雅的家世背景和跨國資源,沒能力把4位公主也帶走。她心想:虎毒不食子,國王總不會虐待自己的女兒吧?

事實證明,她錯了。一年後,她收到了女兒的電話,這才知道,公主們已經被囚禁了,而且待遇灰常糟糕。

她們居住的房子窗戶是破的,下水管漏水。房子周圍還有一座監視塔,她們一步也不能離開家。

最可怕的是,國王還會在他們的飯里下藥,讓她們乖乖聽話。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索性不給飯吃。哇靠,這是人啊?

這裡我插一句哦。給犯錯的公主吃藥在中東可能是常規操作。杜拜逃亡失敗的公主拉蒂法也被懷疑長期用藥物控制,面對鏡頭時人恍恍惚惚的,眼神呆滯,反應遲鈍。怎麼看都不像是曾經制定過精密計劃,和間諜竄通,實施跨國大逃亡的小姐姐。

恍惚且呆滯的拉蒂法公主

這位沙特前王妃一心想解救女兒。忙著打官司,找媒體曝光,全都失敗了。在生意面前,天天高打人權口號的西方國家集體裝瞎,沒人願意為了母女幾個和沙特交惡。

一直到2014年,俄羅斯和英國媒體可能也是出於利益需求吧,終於願意幫王妃曝光沙特王室毫無人性的陰暗面。

一開始大家看了新聞還不信,畢竟沒有證據嘛。而且沙特王室也是老公關人了,對外形象塑造得很不錯,比如阿狄拉公主就是阿拉伯著名的女權運動家,還是國家安全方案副主席。

另一位海法公主還登上封面,在採訪中對國王老爸大誇特夸:「我的爸比很慈祥,耳根軟,喜歡說笑話。他很愛他的孩子們,而且和我們都很親近。」

誒嘿?你們真的說的是同一個爸爸嘛?

最後英媒Channel 4通過逆天手法聯繫到了4位公主,才挖到了實錘。四位公主在採訪中透露,她們下場那麼慘,一方面是因為她們的母親生不出男孩,國王怎麼看她們都不順眼。

另一方面是因為她們在年少時就注意到當地婦女的悲慘地位,多次向國王老爸提出想改善女性的境遇。其中一位公主哈拉還曾去醫院實習,在那裡她看到了很多政治犯被關進精神病院,受到虐待。

她立即向上級投訴,這成功踩到了國王的底線,他想要的是一群乖乖聽話的女兒,而不是到處伸張正義的公主。

這就是沙烏地阿拉伯,如果你投胎成了女性,就最好木得思想,木得感情,當個生孩子和取悅男性的工具人就好啦,公主也一樣。

事件曝光後老國王氣炸了,全面升級監禁手段。 大概現任國王薩勒曼就是學他的,也是上位後將全部王室成員監禁起來,以免有人謀反或威脅到他的地位。

然而,沙特歷史上還有更令人絕望的。1977年,米夏公主為我們親自示範了什麼叫「當不好公主會被殺頭」。

紀錄片《公主之死》劇照

米夏公主是穆罕默德王子的孫女。這個穆罕默德王子當時可以說是雄霸一方的人物,他的父親,也就是米夏公主的曾祖父正是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創始人。

現在我們提到沙特就想到滿地的石油,也多虧這位兄弟在任期間大搞開採,不斷發展。

含著金湯勺出身的米夏公主,13歲時就被指婚嫁給了自己的堂哥。又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我幾乎每次寫中東王室,首婚都是堂兄妹。

大家換位思考下啊。如果你是王子,反正你可以娶好幾個妻子,那正房指婚就指婚唄。

但如果你是公主,依照阿拉伯的習俗,一輩子只能忠於一個人,這還沒嘗過戀愛的樂趣和甜酸苦辣,就在懵懵懂懂的年紀里定終身了,換你你願意嗎?

果然,米夏公主和丈夫非常合不來,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家裡為了讓兩個年輕人冷靜冷靜,只好把公主送到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去留個學。

紀錄片《公主之死》劇照

命運的轉折點來了。有一天,公主在一場晚會中認識了沙烏地阿拉伯駐黎巴嫩大使的侄子——哈利德。小哥哥溫文儒雅,風度翩翩。糟糕,是心動的感覺。

很快,兩情相悅的年輕人在國外開啟了一場地下戀。大家注意!此時的米夏公主是有夫之婦,而且阿拉伯對於女性的束縛是很嚴苛的——婚後要穿戴黑紗,不能讓別的男性看到你的容貌。

然而學期結束後,他倆就得回國。12點的鐘聲響起,魔法消失,一切都回歸原樣。

不行,不甘心就接受這樣的人生,米夏公主和哈利德開始策劃私奔。

紀錄片《公主之死》劇照

首先,米夏公主為自己設計了一場「溺水假死」的戲碼。死訊傳出以後,她立刻剪去一頭長髮,女扮男裝直奔機場。

然而很遺憾,倆人在過海關時被工作人員識破了。事情鬧大後,他們被冠上了「通姦罪」的罪名。

按照當地規定,要判一個女子犯下通姦罪,需要4名男子作為證人,或者犯人直接在法庭上親口承認。

其實當時根本沒有人站出來指罪米夏公主,她可以被無罪釋放的。但哈利德就比較倒霉了,罪證鐵板釘釘,誰讓他敢犯上一個已婚公主呢?

沒想到米夏公主非常講情義,但也有可能是一時衝動,她在法庭上大喊三聲:我犯了通姦罪!我犯了通姦罪!我犯了通姦罪!

她的爺爺穆罕默德王子怒火中燒,有這種孫女,以後還怎麼在中東混下去?

紀錄片《公主之死》劇照

最後 ,米夏公主坐實了通姦罪名,她和哈利德一起被斬首示眾。最恐怖的是,主持死刑的正是穆罕默德王子本子。

米夏公主離世的那一年,僅僅19歲。原本是一個花季少女完成學業後,剛要綻放自己的年紀,而哈利德原本也有著大好的前途,卻因為一場不被接受的自由戀愛雙雙慘死。

有人說米夏公主是當地女性的楷模,也有人覺得公主特別蠢。你們怎麼看呢?

紀錄片《公主之死》劇照

順便告訴你們,公主去世後,沙烏地阿拉伯的主流觀點是:大家都很同情穆罕默德王子。因為她有個不體面,不道德,為家族蒙羞的孫女。

公主死得轟轟烈烈,卻沒有喚醒民眾的人權意識,女性意識。反而是國王頒布法令,進一步限制當地女性的自由。

其中就有禁止女性出國留學的規定,以及在沒有男性家屬的陪伴下,女性不能獨自出國旅行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因為阿拉伯地區就是父權男權主導的世界,在男性的統治下,誰都不想看到第二個米夏公主,他們都希望天下女性順從乖巧易掌控。所以當地女性但凡出現反抗者,其他女性就會受到更嚴酷的壓迫與人權限制。

米夏公主的事件發生在1977年,一直到今天,阿拉伯地區的女性人權問題也沒有改善。

米夏公主離世後,英國製片人安東尼將它拍攝成一部劇情式紀錄片,名為《公主之死》。

土豪沙特曾想要以10倍的製作費公關他,沒想到安東尼很槓,他不僅拒絕了,還邀請了幾位沙國王子一起來看首映

後來穆罕默德王子被各國媒體反覆「鞭屍」,不得不面對一個靈魂拷問:真的有必要殺死自己的親孫女嗎?

而他的回答是這樣的:「對我來說,只要他們在同一個房子裡就足夠成為(執行死刑的)理由了。」

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福利:

Tommy Hilfiger的新年限定包包禮盒

是我最喜歡的小箱子造型,方方正正的minisize,既百搭,又是小包里最能裝的。禮盒裡除了有新年紅包外,最搶眼的就是這套麻將啦!可以走哪兒都來一局,嘻嘻。除了新年,感覺也很適合家庭旅行使用。

獲得方式:分享你的2021年目標,留言點贊最高的黑鑽將獲得這款禮盒~

在這裡祝大家新年財源廣進,心想事成,我們一起努力fighting鴨!

我是陳泰山,時尚媒體創業者,福布斯 30 under 30;

深耕時尚領域,關注GIRLS POWER,帶著大家一起「修煉偶像劇的外表,奮鬥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