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監管是底線!政策管理推動特配粉行業加快發展進程

2019-10-12     EBH母嬰時代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發布了《關於加強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表示要加強對特配粉的監管。而目前我國特配粉市場還處於初級階段,銷售渠道還不健全,相關政策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01

安全監管是底線

《通知》中表示,為切實加強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質量安全,維護特定人群的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就切實加強特醫食品安全監管開展相關工作。

據了解,特殊食品是特定人群用於調節身體機能或是滿足營養膳食特殊需要的食品,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日益嚮往,特殊食品已經成為食品銷售的重要部分。

要加強特殊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在全區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以經營銷售保健食品、嬰配乳粉、特醫食品的批發企業、商場、超市、藥店、母嬰用品店、醫院內及醫院周邊食品經營單位、月子中心等為重點檢查對象, 按照高風險品種全覆蓋的檢查要求,加大檢查力度和檢查頻次,久久為攻,持續發力,不留死角和盲區,確保監管工作取得實效。

除此之外,重點檢查經營者是否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經營特醫食品,重點檢查《食品經營許可證》中的經營項目是否含有特醫食品範圍,是否在規定的場所從事特醫食品經營活動,全面檢查特醫食品標籤標識是否與註冊證書內容相一致,並標明註冊證號。

另外《通知》中還提到要加大科普宣傳,提升群眾理性消費和自我防護意識,做好特醫食品的安全宣傳,不斷提升全社會關注特殊食品、維護自身權益、增進安全消費的意識。

中國營養保健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在接受《醫學界》採訪時表示,「安全的監管是底線,保證安全是特醫食品的首要管理任務,在安全的基礎之上再來不斷地來推動產業的進步和發展。」

02

銷售渠道在摸索中發展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整個行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特配粉已經成為企業差異化布局以及展示企業研發實力的一個方向。但特配行業存在幾大門檻,並不是任何一家企業可以進入的。

首先是在技術方面,特配粉是極為專業的品類,對企業的研發和生產要求很高,比如,專研配方、設置專門的生產線。

企業要想生產特配粉必須具備非常好的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工廠必須符合GMP的要求、研發要符合相應的配方設計,整體的管控、安全管理、科學臨床研究,才能夠研發出一款產品並且符合政府的管理要求。

由於技術要求高,相對的特配粉註冊難度也比較大。另外劉學聰表示,「就算通過註冊也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未來的市場開發,安全管理等都需要持續的健全,獲得註冊是好事情,未來還要用持續的產品安全、品質要求,讓消費者獲益,這才是我特別想強調的事情。」

另外,目前特配粉的銷售渠道對很多國內奶粉生產企業來說也是挑戰。

據了解,很多奶粉生產企業的主要銷售渠道是母嬰店,但特配粉的購買場景醫院和藥店。

醫院和藥店渠道對奶粉企業來講是需要花成本和代價才可能進入,且需求不大,購買頻次低導致藥店賣奶粉積極性並不高,因此特配粉的購買背景與其銷售渠道不符,也就造成了渠道上的不對稱。

即便國內特配粉的發展程度較低,在技術、渠道等方面存在很多的矛盾,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國家政策的管理下,特配粉行業正在朝著良性發展。

劉學聰表示,「《2030健康中國戰略》、《國民營養計劃》等都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未來發展描繪了很好的藍圖,從國家層面來說是非常支持特殊醫學配方食品產業發展的。」

據了解,我國曾於2010年、2013年分別出台《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國家標準,推動了我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產業的產品准入。

2017年《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註冊管理辦法》的頒布和實施,從監管、產品准入研發、市場流通監管等方面給予了明確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隨著我國對於特醫食品行業認知度的不斷提升,會制定了越來越完善的相應標準和管理政策去管理產品。在逐步的規範過程中,需求是有的、市場是有的,我們國家也在不斷地摸索,去制定相應的管理政策來發展特醫食品產業。

劉學聰還表示,「特殊醫學食品還涉及到臨床應用的問題,也就是未來在臨床機構的使用中如何更加地規範科學,在臨床機構的使用過程當中消費者如何去購買、選用等,未來的管理制度還會隨著管理的不斷規範進一步明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3lUwW0BMH2_cNUgQa_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