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斷助力奶山羊養殖產業,但市場風浪仍能波及養殖生態

2019-10-30     EBH母嬰時代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發文從健全良種繁育體系、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等四方面入手,推動奶山羊產業發展壯大。

01

陝西奶山羊養殖業獲政策支持

8月30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對陝西奶山羊產業發展的建議,提到奶山羊是我國重要的奶畜品種,具有易飼養管理、生產投入較低、經濟效益較好等特點。

羊奶和羊奶粉是競爭力較強的國產乳製品,產業發展潛力較大。2018年,全國奶山羊存欄518萬隻,羊奶年產量100萬噸,占全國奶類產量的3.3%。

另外,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明確提出積極發展奶山羊生產,進一步豐富奶源結構。

農業農村部、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具體提出了支持國家奶山羊核心育種場建設,開發羊奶等特色乳製品,為今後一個時期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農業農村部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把奶山羊作為推進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點,推動奶山羊產業發展壯大。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健全良種繁育體系。繼續支持關中奶山羊、西農莎能奶山羊、嶗山奶山羊等品種的選育與擴繁,打造高產奶山羊核心育種群。大力引進和繁育良種奶山羊,在奶山羊基地縣建設良種擴繁場和配種站點,加大良種推廣力度,提高奶山羊單產水平。

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堅持以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為方向,制定奶山羊生產標準,實施養殖試驗示範技術推廣項目,大力推廣良種、良法、良料綜合配套技術,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加快培育一批家庭牧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養殖戶以代養、託管、入股等方式進入標準化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

加強乳品質量安全監管。研究完善羊乳品質量安全標準,健全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和乳製品加工、銷售等管理制度。落實乳品企業質量安全第一責任,嚴格規範飼料、獸藥等投入品使用,加強收購、運輸、加工等環節質量安全監管,確保羊乳製品質量安全。

培育壯大羊乳品加工企業。引導乳品企業與奶源基地布局匹配,生產協調。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開展產品創新研發,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益,培育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羊乳品企業。實施奶業品牌戰略,激發企業創建品牌的內生動力,通過行業協會等第三方組織,推介產品優質、美譽度高的品牌,擴大市場占有率。

楊凌聖妃乳業有限公司品牌孵化中心總經理張龍璽向《EBH母嬰時代》表示,「政策的逐漸優化,說明國家政策的制定及實施越來越理智、專業,比如以往更多是直接支持養殖戶(養殖戶通過村、鎮級監管部門上報享受政策)近年逐漸優化為通過項目、產業引導基金等方式支持龍頭企業,由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上游。另政策逐漸照顧專業合作社、新家庭農場等具有真切發展趨勢的主體。」

「但在政策執行落實方面,往往有部分「鑽空子」的人,隨著養殖的專業化程度需要變高,項目驗收審核標準收嚴。」

02

國內奶山羊養殖迎來新機遇?

近年來,陝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乳業發展,把奶山羊產業作為紮實推進陝西特色現代農業建設的優勢產業,做出了培育千億級奶山羊全產業鏈的決策部署,陝西奶山羊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陝西乳品安全生產協會副秘書長王偉民表示,「國家政策的支持促進奶山羊產業的發展,這是必然。但由於現在羊奶產業跟市場結合的太緊了,雖然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只要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反應到奶山羊養殖上就是大動靜。」

從2017年初《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出台,到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以及奶業振興「五大行動」的部署,一連串明顯的政策信號無不體現了政府對奶業的高度重視,中國奶業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被稱為中央「一號文件」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公布後,在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方面,提出全面振興奶業,重點支持適度規模的家庭牧場,引導擴大生鮮乳消費,嚴格執行復原乳標識制度,培育國產優質品牌。

這些措施的設計基本路徑就是通過制定完善標準,強化復原乳管控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中國乳業成長創造足夠時間和空間;持續推進養殖加工一體化,防止倒奶殺牛;通過技術進步和加強管理,實現節本增效,提高競爭力;通過品牌建設和宣傳引導,提振消費信心。

業內人士文靜對《EBH母嬰時代》表示,「政策支持肯定有力的推動奶山羊產業的發展,使更多人關注並投入到這個產業。同時在推進養殖的過程中,手續辦理的順利些,同時還有一定的資金補助。」

「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產業提升速度肯定是加速的。但是整個產業還需要人才的沉澱,需要相關產業人員的投入,需要更多的消費者知道了解羊奶的好,並消費羊奶產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T1hKm4BMH2_cNUgxq_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