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就是合夥開公司

2019-07-02     江蘇莫愁雜誌社

溫暖 美好 獨立

著名經濟學家薛兆豐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結婚就是辦企業,就是簽合同,辦的是家庭企業,簽的是終身批發的期貨合同。」

這倒是從經濟學角度,把婚姻這樣一件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直白:雙方一起拿出自己的資源,出來辦企業,男女雙方給出來的資源包是不太一樣的,各自獲得的回報也是有早有晚的。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篇文章與薛教授的觀點不謀而合——要帶著創業的眼光去結婚。

文章選自於《莫愁·智慧女性》2019年6月刊。如果您還想看到本期更多文章,可以通過公眾號「莫愁大觀園」下方「雜誌訂閱」欄目,選擇購買。

——莫愁大觀園

帶著創業眼光去結婚

作者:艾小羊

來源:《莫愁·智慧女性》

瓜瓜被媽媽逼著相親,她困惑地問我:「既然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為什麼非要結婚?」

我建議她轉變思路,把結婚當成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創業:「你不是找飯票,也不是給孩子找爹,而是尋找人生合伙人,進行資產合併,降低財務風險,豐富人生閱歷,提高生活質量。」

當你以創業的心態審視結婚對象,把他們當成創業合伙人,一眼就能看出他適不適合結婚。

你珍愛事業,看重工作帶來的廣闊世界與眼界,那些對你的職業不尊重,對你的事業不支持的男性,就是劣質合伙人。他們可能溫柔體貼,家境不錯,但跟你在一起,就會雞飛狗跳,洪水滔天。

他結婚是找保姆、找秘書,你結婚是找合伙人。結婚這場創業對你來說,更重要的是獲得一個支持你夢想的後盾。

《ELLE》主編曉雪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但要從北京遷居到上海。家人並不支持。

她媽媽說:「一個家庭對女人有多重要,比一份工作重要啊……你不是16歲,不是26歲,你36歲了!」

在漫長而痛苦的抉擇過程中,曉雪最堅定的支持者,反倒是當時的男朋友。

後來他們結婚了,有一對雙胞胎女兒。這是完美的婚姻樣本,也是我們這一代女性與許多老一輩人在婚姻訴求上的最大不同。

隨著「走出去」的女性越來越多,「男主外,女主內」的明確家庭分工越來越少。女人走出去,男人就必須走進來,共擔責任,共擔風險,共享夢想,共享輝煌。

當女人與男人一樣,有了翅膀與夢想,婚姻就不再是為撫養孩子而成立的合作社,而是為了讓彼此的人生更加精彩而組建的無限責任公司。彼此尊重,擅於溝通,精於合作,是婚姻合伙人最重要的素養。

越是不想放棄職業規劃的女性,越要把結婚當成人生的另一份事業,在沒有找到合適的合伙人之前,不要強行開張。

而尋找婚姻合伙人,以下四點必選:

一是資產匹配度。財務狀況過差,多半不是運氣問題,而是能力與人品問題。但凡腳踏實地、工作努力、有點財富意識的人,資產自負盈虧不是夢。

其次是寬容度和理解度。「你想跟我結婚,但你支持我的夢想嗎?」這不是文藝女的矯情,而是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

有些高收入的女性在婚姻中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理解和尊重。事業的優秀讓她們在社交中更加美好和可愛,卻成了婚姻中的弱點和短板。

然後是溝通意識。把工作中的溝通意識用在婚姻里,是確保婚姻幸福高指數的重要能力。

最後是家務能力。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著男人對婚姻和家庭的態度。從不做家務的男人,不會把妻子視為合伙人。在他們看來,自己的事業、感受、姿態比天都大,妻子除了接受和感恩,不應該有其他情緒。

愛情是少男少女的盛宴,婚姻則是成熟者的合作。結婚是比戀愛更複雜的東西,但也可以說它更簡單。世上有一百種美好的愛情,卻只有一種幸福的婚姻,就是彼此扶持,彼此尊重。

編輯:曹宏萍

審核:楊易霖

莫愁大觀園

微信號:mochouzazhi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長按二維碼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ONoQmwB8g2yegNDAICf.html